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高三语文笔记本学习计划九

高三语文笔记本学习计划九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13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三语文笔记本学习计划九,
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二)、注释梳理

(1) 注音

蒹葭(       )   朔(   望     溯洄(       )跻(    身        (        占卜(     ) 蓍(   草    葚渗 (    ) 筮 噬脐莫及 犊情深  (    )   既往不咎 言 厩 臼(    )帷幄(   垣(    )渐染草菅 缄默流水浅  击(    

(2)释义(注意加点词)

苍苍、萋萋、采采意思都是_________

人、人、不厌其烦中“其”和“伊”意思都是——

丝、贸易的贸意思是_________,而贸然的意思是________

●士之兮、耽于幻想中“耽”意思是_________,而虎视眈眈中“眈眈”是________

子无怒、将进酒中的“将”意思是_________,与 “妃嫔媵嫱”“以头抢地”“踉跄”“羌人”“戕害”“铿锵”等词语中的加点词读音都是_________。

无良媒、既若见录、足下何许人也等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是_______。属于敬称,汉语中的敬称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20个以上)

至于顿丘、至于颠覆意思是_________

彼垝垣、俱高台意思是_________,与“参乘”读音不同。

其黄而陨、如雨、并汾乔木,望秋先等句中的“陨” 意思是_________,而殒身不恤的“殒” 意思是_________。

●自我尔的“徂”意思是_________。崩殂的“殂意思是_________。“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意思是_________。狙击的“狙意思是_________。趑趄读作_________。趔趄读作_________。龃龉读作_________。含英咀华的“咀” 读作_________。

●“爽约”和“毫厘不爽”的“爽”意思是否一样?

●士其行贰”的意思是_________。另一个意思是二的大写。请写出1—10的大写:

●士也极  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罔”意思是_________。学而不思则罔的“罔”意思是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意思是_________。

室劳矣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计不施,迄无济三个句子中的“靡”意思是_________。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中的“靡”意思是_________

(三)、诗歌素描

 

 

 

 

 

 

 

(四)、赏析阅读

《氓》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弃妇诗、怨愤诗,是一个被遗弃被蹂躏的女子对男尊女卑制度的揭露和控诉,揭露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篇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展示了她在爱情和婚姻方面的不幸遭遇,即她如何与“氓”恋爱、结婚终至被弃的全过程,反映了春秋时期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弃妇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诗篇通过女主人公爱情、婚姻全过程的展示,塑造出女主人公和“氓”这两个美丑分明的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具有美丽、真诚、温柔、忠贞、善良、勤劳、任劳任怨、坚毅的品格。她初恋时,“送子涉淇”,一会儿“泣涕涟涟”,一会儿又“载笑载言”,一方面显示出少女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性格,一方面说明沉湎于热恋中的她感情是热烈的、深挚的,“氓”急于结婚,怪她“愆期”,她好言劝慰,性格是温柔的。但结婚以后,她就如同掉进了地狱。“氓”的家境贫因,她“三岁食贫”,对这她能忍受;长年累月、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对这她也能够忍受。让她深受折磨的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男子在达到占有她的目的后,态度就变得粗暴、蛮横起来;更严重的是“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女子心中充满了痛苦的冤屈,但却找不到倾诉之处,就连兄弟也不能理解她、同情她。在经历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和绝望之后,女主人公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终结了这段不幸的婚姻。诗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展示了女主人公由幸福到痛苦、由爱到恨的心路历程,赞美了她纯洁、善良、勤劳、既忠于爱情而又敢于同险恶不幸命运决绝抗争的高尚品质和不屈精神。

“氓”在诗中是作为被批判的对象出现的。他外表忠厚,实则异常伪善、卑劣、粗暴。为了赢得女子的爱情,他一开始装出笑容可掬的样子,并信誓旦旦表示要与女子白头偕头。其粗暴的本性在“来即我谋”时即已暴露,但由于女子的纯朴、善良和容忍而未酿成大的问题。“氓”以虚情假意骗得了女子的信任,但结婚后,他就彻底暴露出了粗暴、卑劣、凶狠的本性,把当初的“信誓旦旦”彻底抛到一边,对勤劳善良的妻子横加虐待,最终将女子无情地休弃。“氓”是一个流氓式的反面人物形象,是个卑劣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的人物,与女主人公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将赞美与同情倾注于女子,而对“氓”丑恶的灵魂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