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什么是艺术精品?深刻的思想启迪,鞭辟入里的人性揭示,精美的舞蹈编排、演出、动人的剧场艺术氛围等,怕是题中应有之义。
逗号使用常见差错(凡违背逗号用法的都算错)
1. 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
*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毫无疑问"后面应加逗号)
2. 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
*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作为"前面的逗号应去掉)
3、该用逗号却用了别的符号。
“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当“××说”插入到所说的话中间时,“××说”后面应用逗号,否则前面的话就没有着落。)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选择问句中只能在问话末尾用一个问号,选择项中间用逗号连接,因此“沉沦”后应用逗号)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念何书”是“问”的宾语,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而非疑问语气,所以问号应改为逗号,同样道理,“妹妹们读何书”后面的问号也应改成逗号。)
A.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B.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亲人、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C.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D.如果没有润滑剂,机器就无法运转,特别是在尖端科学技术:如原子能、宇宙航行方面,更需要具有特殊性能的润滑剂。
五、病句天天找——注意句中的并列成分
探析角度:注意句中的并列词句
储备知识:何谓并列词、并列的规则。
并列成分主要是指并列在一起的词和短语。并列的几项之间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列成分要从同一个角度分类并列;词性、结构等要基本一致;交叉关系、从属关系不能并列;并列几项也有顺序问题,不能随意排列;最关键的是并列项与句子其他成分的搭配问题。
集群例析突破:
第一组:按照并列规则,考虑并列词句本身是否有词性、结构和内容等并列问题。
1、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并列短语要求并列的两项或多项,词性或短语结构必须一致。而“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个并列短语中,“政治常识”是偏正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动宾短语。)
2、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张学良的苏金榜同志和扮演蒋介石的石荫昌同志把两个人物演得有血有肉。前者的正直、爽快、威武和后者的狡诈、阴险、独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列短语要保持并列成分词性上的一致,而例2"狡诈、阴险"是形容词,"独裁"是动词,并列在一起不协调,可改为"专制"或"专横"。)
3、他明智而远见的发言,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人们都说他确实是个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干部。(用词不当。应改“而”为“有”)
4、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报道了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并列短语中不能出现交叉和从属关系。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例子,“各种传媒”和“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是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5、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
6、虽然汶川地震使很多人无家可归,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通过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不能并列,犯的是“不合逻辑”的错误;)
7、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鱼、虾、甲鱼、牛蛙”都属于“水产品”,用“和”连接,就犯了大概念和小概念相并列的逻辑错误,可改为“鱼、虾、甲鱼、牛蛙等水产品”。
总结:
第二组:并列成分有无语序问题
1、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并列短语中有时出现语序不当问题。“膜拜、崇敬、羡慕”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应该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所以“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
2、侵略者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西郊的圆明园。(并列成分意义上往往包含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有先后、主次、深浅、远近之分,这些联系和差别相应地直接反映在排列顺序上,成为规律性的约束,随意改动,便会产生排序不当。"洗劫"应在"焚毁"之前,二者时间有先后,一切都"焚毁"了,还怎么"洗劫"呢?)
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4、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这是分句间的并列,需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作……具体分析”比“介绍了……基本知识”在层次上和深度上都高一些和深一些,所以要把二者的位置换一下。)
总结:
第三组:并列和语序没问题,要特别从搭配角度一一查找能否搭配
A.主语部分是并列的词句,考虑其内容能不能与谓语或宾语一一搭配
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并列结构最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并列项有好几个,遇到此类题一定要以一曲搭配。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搭配,“210辆消防车”却不能。这属于一种“顾此失彼”的错误。)
2、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的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句子的小主语是由联合短语“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充当的,其后的谓语动词是“挖土”,显然,“挖掘机”可以“挖土”,但“装卸机和翻斗车”却不能“挖土”,而只能“装土、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