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教育重在唤醒,
三、教育重在唤醒—唤醒学生自强自律、唤醒学生的灵性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说了些什么?母亲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儿子高兴地笑了。
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五十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四十九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母亲回到家里,对诚惶诚恐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儿子暗淡的眼神顿时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指望不大。”她仍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考上重点中学!”
高考,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母亲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的鼓励唤醒了我……”直到此时,母亲终于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湿手中的那只信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改变观念,父母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是适合孩子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去适合教育。教育的艺术是发现的艺术,是唤醒的艺术,是欣赏的艺术,与训斥和粗暴无缘。只要真正给孩子适当的条件、发挥的空间,就有希望激发出孩子的潜能,而潜能得以释放的孩子,其新形象美好得往往连他自己都会大吃一惊!
教育孩子,就不能对孩子漠不关心。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尤其在他们遇到烦心事时,更希冀父母有力的帮助。当父母将援助的手伸向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满怀信心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四、教育重在唤醒—唤醒学生自主参与,唤醒学生团结协作
去年十月一日前夕,学校要求各班组织开展“我为国庆献礼”的主题班会活动。因身体偶有不适,我实在没有精力辅导,只好在班会课上简单说了几句,主要意思就是让他们自由、大胆地“搞”,我全力支持。一转眼,周四下午的班队课来到了:同学们联名推荐了主持人,聘请“小作家”撰写了台词,还特地邀请我参加。一走进教室,我就被一股浓烈的国庆气氛感染了,墙壁、黑板、屋顶都布置一新,就连日光灯上也蒙了一层漂亮的彩纸。活动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朗诵自己写的诗歌;有的用画笔描绘家乡新貌;有的合作展览了自己拍摄的照片;有的拿出了各种各样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卡”……一堂四十分钟的班会课,有演讲、唱歌、绘画、舞蹈、竞赛等,同学们在自主活动中自由地展示着自己的创意,生命呈现出斑斓的个性色彩!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我由衷地敬佩我的学生!他们用事实教育了我:什么是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督促我以教育的目光重新审视我的教育对象,并欣喜地发现,学生的个性是丰富的,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渴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从而铸就了千差万别的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团结合作,形成一种集体的力量,使学生到了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带着开发的潜能,带着积极上进的个性,带着协作团结的精神走上社会、走向新的生活。
五、教育重在唤醒—唤醒学生的人文情怀,唤醒学生的高尚情操
记得《新民晚报》中有这样的一篇文章—《不能只怪孩子》,文章大体内容是:
那天下午,办公室来了一个女孩,头发是五颜六色的,穿着耐克牌的动服,肩上挎着一只价格不低的小挎包。
一进办公室,她就朝服务台的学生助理高声叫到:“学生处有那位领导在?”
第一次在办公室听到这么盛气凌人的口气,我们几个老师纷纷抬起头。她横视我们一眼,大概看出我们不像领导,直接朝里面的办公室走去。
……
女孩子说:“你是学生处的领导?”
领导似乎也被这种口气问得一愣,过了半晌,说:“我是学生处处长。”
女孩子盛气凌人的声音又传出来:“我是申请走读的,我爸爸给我在檀香花园买了一套房子。我申请不住学校宿舍。”
……
处长好心的给她解释:“附近有房子,不是申请走读的理由,所有住在大学的学生,家里都有房子,照你这么说,他们都可以走读。除非你有正当的理由。”
女孩子有些恼怒地说:“我是温州人,爸妈从小都宠着我,我住不惯宿舍。那是什么宿舍,房间的结构不合理,洗手间离卧室太远,居然八个人共用两个淋浴器……”
……
处长沉默了一下,严肃地说:“要是见到你的父母,我要狠狠地批评他们,看看他们的金钱和娇生惯养,把女儿弄成了什么样子。从进门到现在,,你没有一点礼貌,甚至没有叫我一声‘老师’,你连起码的尊重都不懂。”
……
读罢此文,深有感触:现在的社会这样的孩子还少吗?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怎么会有这样的孩子?是呀,难道我们能完全怪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如果不是我们有钱的父母从小就溺爱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成为家里的“小皇帝”,怎么会养成他们那颐指气使的霸道性格?怎么会养成他们那种盛气凌人的傲慢习性?如果不是有钱的父母从小就让孩子享受生活中的一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给什么,而没有让孩子品尝生活的艰辛,没有让孩子感受金钱的来之不易,又怎么会养成孩子从小就有贪图享受的思想?我们的家长,我们老师,是不是要深入地探析一下,教育孩子,教育学生,除了教给他们知识外,更应该教给他们一些人文的东西,更应该教给他们一些品质的东西!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受教育者获得终生的幸福,这既要求教育者去唤醒受教育者的灵性,使得受教育者拥有获得终生幸福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以获取“立世之基”;又要求教育者去唤醒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人性,让他们加强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使得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之人才,以获取“立世之资”。因此,我们说: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更是一种唤醒,一种期待,一种热望。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