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父母的最大缺点就是话说得太多。父母的话是滔滔黄河,滚滚长江,父母一开口就把他给淹死了。怎么办?要少说多听。是吗?谁打你?为什么事啊?打你哪儿啦?你是不是很难过?你老问,孩子就一个劲说,孩子把话说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一个人对别人说越多的话,他会产生一种心理期待,我说完了,我说的对吗?你怎么看?他就会用心听你的话,这个时候你再给孩子一点建议,你看这样行不行?那样行不行?建议,你没有错。你这样帮助孩子,孩子就愿意跟你说话,孩子愿意把事情告诉你,你的教育就有希望了。
我给大家开个玩笑,讲个很有趣的事,我女儿很喜欢养动物,我也很喜欢养动物,但是我爱人很不喜欢养动物,这不就二比一吗?我女儿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家就养了一只猫,一只兔子。我发现很有意思,我和我女儿一回家,猫也过来了,兔子也过来了,我女儿就逗猫,我就逗兔子,兔子舒服得四肢伸开躺下,猫也很舒服,其乐融融。但是我爱人一回家,猫也不见了,兔子也不见了。为什么?我们家的猫和兔子都散养,兔子像猫一样,随便跑,猫把沙发抓破了,兔子随地大小便。我爱人她爱干净,特生气,见了猫踢一脚,见了兔子踢一脚。我就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你说这个猫和兔子多小的东西,居然门一响,它就知道谁回来了,它就知道是女主人回来了,门一开,它就跑没影儿了。一听是我们回来了,就过来咬你的裤脚和你玩。你说猫和兔子都雒创厦鳎?闼岛⒆邮鞘裁矗慷??茄芯看笕说淖?摇?/P>
大家可要注意,你可别小瞧孩子了。孩子是研究大人的专家。所以孩子起外号起得特别准,是不是?善于抓特征。所以说你千万不要糊弄孩子,你要真诚对孩子,真对他好。有的孩子对我说,孙老师,我妈妈真不象话。我问他怎么啦?他说:我妈妈说:儿子你好好学习,妈妈今晚加班,有重要的事情,你好好学习。其实我知道我妈妈打牌去了,或者跳舞去了,她还装模作样跟我说她有那个事,这个事。所以说你可不要小看孩子。我们在全国调查发现,好多父母想不到,中小学生对父母最不满意的是什么事?说话不算话。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带孩子叫“哄孩子”,你到字典查一下,“哄”字后面是一个什么字,就是“骗”。
孩子的事要和孩子商量。再小的事也要跟孩子商量。到了暑假,各种班,不要说给他报了五个班、八个班,跟他说:孩子,今天花了多少钱,你好好学习啊。孩子说:你跟我商量了吗?父母说:你懂什么啊?跟你商量什么啊!你就是不尊重孩子。我们的法律规定,一切跟儿童有关的事情,都要跟孩子商量,当然要根据孩子的成熟程度适当的听取孩子的意见。
现在我给大家讲第三句话,非常关键的一句话: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我在全国各地讲课,很多父母找我咨询。有的父母说:孙老师,我急死了,我的孩子真麻烦,不爱写作业,写作业坐不住,老看电视,老玩游戏,怎么办呢?我说他八百遍,就是改不了,你说怎么办?有些父母跟我比较熟,我就跟他开玩笑说:你要说孩子八千遍,那孩子就更不改不了了。
怎么回事呢?一个著名的儿科教授跟我说,你对别人讲话,一句话重复三遍就等于对别人的折磨。好多孩子跟我说,孙老师,我妈妈真烦人,他一张嘴我就知道要说什么。他说上个字我就知道下个字是什么。我不想让她说,她偏说。所以我跟大家开一个玩笑,你要不信我的话,从明天开始,你家里准备一个录音机,你夫妻两个,一个人在训孩子的时候,另外一个人把录音机打开。你也甭多录,你就录一个星期。你两口子再找个地方听听试试,不把你烦死才怪。我们中国父母对孩子说的话都是克隆人的话,全中国的父母跟孩子说的话都一样。我跟你们模仿一下,最核心的话就是,别看电视啦,赶快写作业,你不好好学习,你能考上重点中学吗,你考不上好中学,你能考上好大学吗?你考不上好大学,你将来能找到工作吗?现在深圳竞争这么激烈,下岗的这么多,将来你喝西北风啊你。这种话跟孩子说一遍两遍可以,有点危机感,你要重复几百遍,那就成了一堆噪音,除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之外,没有别的作用。你说这有什么用?
所以说,父母啊,你要控制自己。所以说,我忠告天下父母一句什么话: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什么意思呢?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好。他需要的是帮助,不是唠叨,唠叨不能解决问题。
什么叫习惯呢?习惯是人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语言,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这么说的话,有点不太好懂,我给大家演示一下。什么叫习惯?大家很多人都带手机,大家一进会场都把手机按振动,或者关机,这是一个好习惯,你看我手机肯定也是按了振动。大家看看我模仿一个什么动作,你就知道什么叫习惯。比如说打电话,一个手拿电话,一个手比比划划的,“到了吗?今天我们在深圳图书馆听一个报告,叫市民大讲堂,听说这个专家北京来的,专门讲教育,快点来,我等你啊!咱们一块去,占个坐。”是不是经常有人这样打电话?你说我们的手机虽然是高科技产品,但现在还没有可视的功能,你这么比比划划的动作别人看不到,浪费。你要节约,不要那么浪费,手不要比划,就放着。说吧,什么感觉?真别扭,手像被绑着一样,真别扭,必须比比划划地说。这是什么?这就叫习惯,这就叫习惯动作。一个人的动作70%以上都是习惯动作。习惯动作的形成他是神经系统的改变,是一天一天的形成的,很复杂的。
我在教育部谈习惯培养时,北师大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跟我讲,云晓,你谈习惯谈得好啊,我是研究心理学的,我觉得习惯就是“心里头痒痒的”。我一听,这话绝了。什么叫“心里头痒痒的”?我们很多女士一看到大商场,心里就痒痒的,有钱没钱都进去逛逛。我到了巴黎的春天百货商场门前,我都心静如水,因为我不爱逛商场,我看见大商场我就犯愁,这么大!可是到了巴黎,不逛商店能行吗?可是我是山东人,我的天,只要餐桌上摆上饺子,你要让我一个不吃,那受不了,那要很强的毅力才行,一般做不到。山东人有吃饺子的习惯,湖南人、湖北人有吃辣椒的习惯,这个习惯是非常强大的力量,你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习惯的培养。日本的教育家说得好,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父母的本事要用在孩子习惯的培养上。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人类什么习惯养得最好,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洗脸。其实你一个月不洗脸有危险吗?没有危险。可是明天早上你不洗脸试试,难受,没脸见人。非要洗脸,停水也要洗脸,用水抹一把,心里才安,否则你一天都不自在,这是你经过几十年天天重复的,形成的一个强大的习惯,必须洗脸,可能有些女生还要化妆。所以说,你教育孩子的秘诀就在于,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家庭教育最大的本领就是培养习惯。
关于习惯的培养,我做国家教育部的课题,做了五年,“十五”课题,出了很多书,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到我的网站或者我的博客上去看。当然我也有很多书,我每个月都在网上跟大家聊天。在百度一搜我的名字??孙云晓,就出现我的博客,我的网站-----专家孙云晓网站,上面有很多关于习惯的介绍,每个月都有网上讨论,我们可以在网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