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散文中的柳宗元,
散文中的柳宗元
——以《小石潭记》为例
孙绍振
柳宗元贬官永州,心情比较苦闷,传世的文章大部分都写于这个时期。文章的体裁很多,有诗、赋、散文等等,我们学过的《童区寄传》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其中的游记成就,以“永州八记”最为著名,《小石潭记》是其中之一。
前面已经交代过,作者此时政治上失意,生活上也比较清苦。
读这篇《小石潭记》,有没有这样备受打击,精神苦闷的感觉呢?好像没有。相反,倒是很开心。我们要欣赏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山水之乐,而是这个乐的特点,尤其是这个乐的过程。
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其中的段落可供参考: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文章写的是美好的景致和心情:中心是石潭,如果直接就写潭水之美,就太简单,没有心理发现体验的过程了。因而,作者并不从看见潭水之美开始,而是先听到水声之美。美到什么样子呢?“如鸣环佩”。环佩是玉质的,玉环碰击的声音是美好的。玉的质地和价值都是贵重的,环形玉佩是妇女的饰物,环佩之声在古典诗歌和散文之中都和高贵的身份和美好的品格联系在一起。这就不仅是声音的美,而且有品格之美的联想。其次,这样美好的声音,还不是直接听到的,是隔着竹林,而且是篁竹,密密的竹林,这也是与经典的诗意相联系的,《楚辞·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泉水之声是美的,隔着竹林听这声音,就有一种逐步发现的心理体验的过程,美好的感觉就有了延续性。这两层都是铺垫,还没有见到潭水,就被感染了:“心乐之。”很欣赏,很开心。但是,篁竹虽然美,可是成了欣赏潭水的障碍,没有路。接下来是“伐竹取道”。这说明,听觉之美的程度不同凡响,非要看不看不可。这是第三层铺垫。三层铺垫,把读者的期待强化了,接下去就是开门见山的笔法了: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清”字加上个“洌”,强调水的特点不仅是清,而且有寒气。好处在不但有水的视觉特点,而且有水的触觉特点。“全石以为底”,这本身就是罕见的,很奇特,在自然界很少见,但是这里还不仅仅是写了河床这一表面特点,而且又间接写了水的清彻。因为如果水不是十分而且全部清澈,就不能见底,也就不能见到全部河床而断定就是一块完整的石头。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自然界的统一和变化多端是联系在一起的。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强调的是形态的不统一,一派自然本色。多姿的山石与统一的河床形成对比。四个短句,只有一个名词,没有形容词而达到描写的效果,表现出复杂的山石形态,而词语和句法却是如此单纯,这不但是自然景色的奇观,而且是语言的奇观。前面是参差的长短句,后面是整齐、并列、没有形容和夸张的短句,发挥了古文的自然优于骈文的人工的长处,构成一种有张有弛的节奏;从心理感受上,又给人一种历历在目、不暇应接的感觉。对语言控制得很紧,是柳宗元的一种特殊追求。当然,柳宗元并不是不善于形容,在必要的时候,他也是不能不用形容词的,下面的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很讲究。但是,即使形容也是力求简炼,表现树,颜色的感觉比较简单,就是“青”,是总体的感觉;“翠”,是枝叶。但这显然不是文章的重点,其着力点是枝条的状态,分别用了: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都是写枝叶茂盛,交互错综。这和前面的“伐竹为道”呼应,突出了树林的原始性。
写到这里,还不能说是全文的核心,还没有写到作者对潭水的最大发现,下面才是全文的灵魂,才是使本文成为千古绝唱的关键: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本文的题目是《小石潭记》,潭中之水本该是主角。但是,除了开头一句正面写“水尤清洌”以外,就再也不提水了,好像对潭里的水一点感觉都没有的样子。倒是对石头,对鱼,很舍得笔墨。特别是写到鱼的时候,第一句,就好像说,鱼倒是有的,就没有水:“皆若空无所依”。这个“空”字,表面上是什么也没有,但是,妙就妙在没有水,恰恰就是写出了水之美的效果:水透明到像什么也没有,好像鱼都浮在空中一般。读者和作者达到了自然的默契:鱼是没有这个本事的,而是水透明到好像没有一样。应该说,这不完全是柳宗元凭空的创造,至少他是有所本的。南朝齐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就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也是用深到千丈也能见到水底、可以见到鱼来形容水的透明;但是毕竟水还是有的。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比吴文更胜一筹:“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用鱼的看似悬空,来强调水的透明。这显然是柳宗元所师承的。但是,郦道元是在正面描述水的颜色、质地的基础上,再用鱼的可视效果来强调水的清澈。到了柳宗元这里,就干脆不提水了,直接写鱼“空无所依”。更精彩的是,柳宗元不从正面,而是从侧面写效果,来突出水的清净。正面写的是日光,日光照下来,鱼的影子落在石头上。这一句写得更加有智慧,水清澈透明,得到更加独特的表现。第一,日光照到水里,没有变暗,可见水之清洌;这还不算,石头上居然出现了鱼的影子,影子之黑,正是日光之强、水之透明的效果。吴均和郦道元的文章,都以鱼的可视来反衬水的清澈,柳宗元则进一步用鱼的影子,用黑来反衬明亮,艺术感觉上的反差效果更为强烈。这可以说是柳宗元一大发明,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苏东坡的《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到承天寺寻张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