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1节《 初识Flash与动画》教学设计

第1节《 初识Flash与动画》教学设计

    12-25 02:43:11    浏览次数: 874次    栏目: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标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1节《 初识Flash与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引入 传统逐帧动画:动作细腻但工作量大 Flash大多采用关键帧动画,请同学通过以下操作去仔细观察关键帧动画的特点。 观察与思考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 制作“小球沿直线运动”动画 演示与讲解 1.  新建“小球”图形元件,填充色为五彩色; 2.  使用元件:将“小球”图形元件拖至场景“舞台”第1帧处; 3.  插入关键帧:在场景“舞台”第20帧处,插入关键帧,移动小球位置。 4.  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在第1~20之间,鼠标右键,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5.  动画播放 观察与操作 完成“小球沿直线运动”提高任务 初步学会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3. 概念理解 演示与讲解: 1.  关键帧动画:与传统逐帧动画相比,Flash只需定义首尾两帧即可,中间过程由计算机自动产生。制作简单但动作不够细腻。 2.  关键帧之间,由计算机自动产生变化过程的帧,称为过渡帧 3.  动画结束后没有内容的帧称为空白帧 观察与思考 通过实例,理解关键帧动画、过渡帧、空白帧的概念 4. 修改元件 演示与讲解。 1.  双击小球,回到“小球”编辑环境(库) 2.  利用绘图工具的直线工具、填充工具等,把小球变成一个被分割的“彩球” 3.  返回“场景”,发现在“库”中修改元件,在场景舞台中的相应元件会随之被修改 4.  思考:元件的好处 模仿操作,观察思考 1.初步学会“绘图工具”使用方法 2.初步学会元件的修改方法 5. 制作会旋转的彩盘 1.  选中“场景”时间轴的第1~19帧之间的任一帧 2.  将属性面板中的“旋转”设置为“顺时针”或“逆时针” 3.  动画播放:观察动画效果 模仿操作,观察与思考,完成“会移动和旋转的彩盘”制作(拓展任务) 初步学会元件旋转的制作方法 6.点评 演示学生课堂作品,对作品进行点评 欣赏与提高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7.小结 总结传统逐帧动画与Flash关键帧的优缺点。 设疑:元件有什么好处? 观察思考 伏笔:元件 3.教学评价 ①基本任务:“小球”元件的建立,并能拖至场景舞台中使用     (60分) ②提高任务:在舞台上创建“小球沿直线运动”的动作补间动画  (80分) ③拓展任务:制作一个会移动和旋转的彩轮(盘)              (100分) 学生挑选一个任务进行提交,当场评分或存盘后课后评分。巡堂发现较好作品,特别是具有新意的作品,即用大屏幕演示,加以表扬鼓励。 4、教学资源: ① 教师提供的“操作指南_2.doc” ② 各班“课堂作业完成情况.xls”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学会制作一个最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小球沿直线运动”,从中体会Flash关键帧动画与传统逐帧动画的区别:逐帧动画动作可以表现得非常细腻,但工作量繁重,而Flash关键帧动画简单,制作工作量小很多,但要表达细腻的动作,如人的走路等动作就没那么逼真了。 通过简单的制作实例,时间轴图形的对比,学生基本能理解关键帧动画、过渡帧、空白帧等有关概念。93%的学生都能完成提高任务——“小球沿直线运动”。但对于拓展任务,由于涉及到元件的修改、库与场景舞台间的转换、绘图工具的使用(尤其是当所画直线不能封闭分割球体时,填充颜色会出错)、属性面板的设置等,只有22%的同学能很好地完成“制作一个会移动和旋转的彩轮(盘)”这一拓展任务,不过,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较浓的学习兴趣。

第3节《元件》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上节课在制作“小球沿直线运动”动画时,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图形元件的建立与使用方法,对元件已有了先入为主的感觉。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了元件的好处:在库中修改元件,则场景舞台中用到该元件的地方,该元件也会随之被修改。学生已有的操作经验,为本节课进一步全面深入地介绍元件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元件是制作Flash动画的基本元素,如果把“场景”比做演出的“舞台”,那么“元件”就是演出时的化妆间(“库”)里的“演员或道具”。 元件(演员)一旦被创建,Flash将会自动地把它添加到元件库(化妆间)里,从而可以在同一个甚至任何一个Flash文件中反复使用。元件被重复使用,并不会增加文件的大小。如果元件被重新编辑了,那么在整个Flash动画文件中所用到的同一个元件都将自动更新。 在Flash中有三种元件:图形元件、影片剪辑、按钮元件 本节课重点介绍影片剪辑元件,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图形元件与影片剪辑的不同应用,为今后学好Flash动画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创建Flash元件的意义 Flash元件的类型与区分 创建元件、使用元件的方法 难点:变形面板、混色器面板的使用 影片剪辑元件的建立与应用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⑥   理解元件引入的意义 ⑦   了解Flash三种元件及图标区分 ⑧   初步学会“变形面板”的使用 ⑨   初步学会“混色器面板”的使用 ⑩   进一步熟悉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⑪   掌握影片剪辑元件(MC)的建立与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演员”(元件)在“化妆间”(库)里准备“上台演出”(场景舞台)这一比喻,让学生理解引入元件的作用; ② 通过认识图标来区分三种元件,简单介绍三种元件的应用 ③ 通过制作“花朵”图形元件,初步学会绘图工具、变形面板、混色器面板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悉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④ 通过制作“会旋转的花朵”影片剪辑,体会图形元件与影片剪辑在应用上的区别,同时复习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及舞台属性面板的设置。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员/道具——化妆间——舞台”与“元件——库——场景舞台”的对比,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学习的方法,通过对影片剪辑元件的使用与复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理论层面上,本节课采用比喻的教学方法介绍引入元件的意义,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元件”引入的意义。 在操作层面上,本节课通过“演示-讲解”和任务驱动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图标使学生知道:元件分为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元件和按钮元件三种。其中按钮元件涉及到动作的交互,暂时不学。让学生在制作“会旋转的花朵”过程中体会图形元件与影片剪辑元件的区别和不同应用。其中还渗透以前学过的内容,让旧知识得以巩固。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回顾上节课建立元件和使用元件过程,先用比喻的方法,讲清楚元件引入的意义。然后通过识别库中不同元件的图标,让学生知道元件分为三种: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元件和按钮元件。 教师演示会旋转的花朵,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制作静态的花朵(基本任务)、制作动态的花朵MC(提高任务)、会使用并复制MC,并进行影片测试(拓展任务)。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启发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学会绘图工具、变形面板、混色器面板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悉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体会图形元件与影片剪辑在应用上的区别。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元件的意义 比喻教学法: 通过“演员”(元件)在“化妆间”(库)里准备“上台演出”(场景舞台)这一比喻,让学生理解元件引入的意义:元件(演员)一旦被创建,Flash将会自动地把它添加到元件库(化妆间)里,从而可以在同一个甚至任何一个Flash文件中反复使用。元件被重复使用,并不会增加文件的大小。如果元件被重新编辑了,那么在整个Flash动画文件中所用到的同一个元件都将自动更新。 理解 明白引入元件的好处 2. 元件的种类 演示-讲解 针对不同的应用,元件分为三种: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元件和按钮元件 留意:不同的元件,它们的图标是不同的     知道元件的种类及图标表示 3. 建立“花朵”图形元件 1.新建“花朵”图形元件 2.制作花瓣:从工具箱中选择“椭圆工具”,在元件工作区中心“+”处画一个椭圆(不要填充色);     3.降低花瓣的中心点:单击“任意变形工具”按钮,在椭圆四周出现8个控点及一个中心点,将中心点拖到椭圆的底部,移动椭圆,使之中心点与元件工作区中心“+”重合; 4.复制四个花瓣,单击【窗口】|【设计面板】|【变形】,打开【变形】面板,设置【旋转】为72度,连续单击四次【复制并应用变形】按钮  5.删除中心多余的线条,利用设计面板”/“混色器”中的“放射状”进行填充     6.删除边线,点画雌蕊,一个漂亮的花朵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花朵”图形元件,完成基本任务 进一步熟悉绘图工具, 初步学会变形面板、混色器面板的使用方法 4. 建立“会旋转的花朵”影片剪辑元件    演示与讲解  1.新建“会旋转的花朵”影片剪辑元件 2.打开库面板,将刚才建立的“花朵”图形元件,拖到“会旋转的花朵”影片剪辑元件的工作区中心“+” 3.在影片剪辑时间轴的第20帧处插入关键帧,并创建补间动画 4.在影片剪辑属性面板的“旋转”设置“顺时针”“1次” 制作“会旋转的花朵”影片剪辑元件,完成提高任务 体会影片剪辑本身就是一个小动画 5. 影片剪辑元件的应用 演示与讲解 1.  返回场景舞台 2.    将库中的“会旋转的花朵”影片剪辑元件拖至第1帧 3.    选中舞台中的花朵,鼠标右键“复制”,再“粘贴”若干,分散在舞台各处 4.    影片测试(非播放),观察效果 观察、思考、创新,完成拓展任务 影片剪辑元件的应用 6.小结 1.元件的意义、种类 2.影片剪辑元件的建立与应用 探究 动作补间类动画的适用范围 3.教学评价 ①基本任务:制作“花朵”图形元件 ②扩展任务:制作“会旋转的花朵”影片剪辑元件 ③拓展任务:影片剪辑元件的应用 学生只需挑选一个任务进行提交即可,如只交提高任务。教师即时评分或存盘后评分。巡堂时发现有特色作品即用大屏幕演示,并加以表扬鼓励。 4、教学资源: ①教师用PowerPoint“Flash的元件.ppt” ②教师提供的“操作指南_3.doc” ③自学视频软件“旋转花朵制作.exe” 六、教学反思 由于采用了比喻教学,大多学生都能理解引入元件的意义,从图标上也容易区分三种不同的元件。但对于三种元件的应用可能抽象了些,只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加深理解。 学生对制作“会旋转的花朵”很有兴趣,但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对绘图工具、变形面板、混色器面板不熟悉会造成操作失误,致使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影响拓展任务的完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