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题 《房子为我们遮风雨》
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培养学生爱心与亲情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并通过有趣的搭房子游戏活动,充分表达热爱自己的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小组搭建一组漂亮的房屋,表达出自己对家的感受与体验。
教具准备:
1.歌曲《好房子》录音带。
2.各种各样的房屋图片。
学具准备:
大的纸箱盒子、胶带、剪刀、手工刀等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组织纪律,检查学生工具
2、唱一唱:
《好房子》
3、说一说:
自己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你喜欢自己家的哪些地方,选择适当的词汇表达你对自己家房屋的感受。
4、看一看:
用课件讲解各种各样的房子,让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房屋特征。
5、提出作业要求:
让学生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分小组搭建一组漂亮的房屋,表达出自己对家的感受与体验。
6、做一做:
到室外让学生用自己带的材料小组搭建一组漂亮的房屋。
6、评一评:
对学生搭建的房屋进行评比打分。 1、静息,等待老师上课。
2、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好房子》。
3、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
“宽敞、明亮、安全、幸福、干净、整洁、拥挤、破旧等”
4、看各种各样的房子,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房屋特征。
5、听老师讲解作业要求。
6、学生到室外用自己带的材料分小组搭建一组漂亮的房屋。
7、与同学分享体验建房的快乐。
课后小记:
第二课题 《你的房,我的房,他的房》
教学目标:
通过对各地民居的欣赏,让学生在对自己生存的空间的感受中扩大文化视野,了解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对祖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不同地域的居住形式有所认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对自己生存的空间的感受中扩大文化视野,了解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对祖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不同地域的居住形式有所认识。
教具准备:
1、中国民居系列图像资料。
2、不同民居相关的音乐、舞蹈作品的VCD光盘及音乐磁带。
学具准备:
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
2、出示课题:《你的房,我的房,他的房》。
3、看一看:
让学生出示自己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
4、说一说:
提问:你收集到的图片是什么地方的房子?他们有什么特征?
5、看一看:
观察老师收集的各地民居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地域的民居风格特点。
6、议一议:
大胆想象、按自己的理解说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白天风格的房屋建筑形式?如:蒙古包为什么是圆尖顶?窑洞为什么到现在还得到陕北人民的喜爱?傣族的竹楼为什么架得那么高?江南水乡得民居为什么是黑瓦白墙……?
7、老师课堂小结。 1、 1、放好工具、静息。
2、听老师讲课题。
3、学生出示自己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
4、学生说出自己收集的房子特点等。
5、学生观察老师收集的各地民居的图片。
6、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提出各种问题。
7、认真听老师小结。
课后小记:
第三课题 《未来的房子》
教学目标:
通过对各地民居的欣赏,让学生在对自己生存的空间的感受中扩大文化视野,了解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对祖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不同地域的居住形式有所认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对自己生存的空间的感受中扩大文化视野,了解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对祖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不同地域的居住形式有所认识。
教具准备:
3、中国民居系列图像资料。
4、不同民居相关的音乐、舞蹈作品的VCD光盘及音乐磁带。
学具准备:
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
2、出示课题:《你的房,我的房,他的房》。
3、看一看:
让学生出示自己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
4、说一说:
提问:你收集到的图片是什么地方的房子?他们有什么特征?
5、看一看:
观察老师收集的各地民居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地域的民居风格特点。
6、议一议:
大胆想象、按自己的理解说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白天风格的房屋建筑形式?如:蒙古包为什么是圆尖顶?窑洞为什么到现在还得到陕北人民的喜爱?傣族的竹楼为什么架得那么高?江南水乡得民居为什么是黑瓦白墙……?
7、老师课堂小结。 2、 1、放好工具、静息。
2、听老师讲课题。
3、学生出示自己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
4、学生说出自己收集的房子特点等。
5、学生观察老师收集的各地民居的图片。
6、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提出各种问题。
7、认真听老师小结。
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