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案走进中原

走进中原

    06-21 16:18:27    浏览次数: 901次    栏目:初中音乐教案

标签:七年级音乐教案,湘版八年级音乐教案,音乐教案网,http://www.deyou8.com 走进中原,
文 章www.deyou8.com
【教学理念】 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从她的发展至今,一直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等,如今民歌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足以证明她散发出来的魅力经久不衰。本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弘扬本民族文化,让学生感受,体验中国民歌与及相关文化的了解。让民歌真正走进当代高中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在第一堂课时学生已对民歌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中原民歌,感受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运用一些课外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沂蒙山小调》、《包楞调》、《王大娘钉缸》三首中原民歌,使学生感受中原民歌的风格特点。 2、聆听并学唱《沂蒙山小调》的旋律,体验中原民歌的风味,简单介绍民歌的合唱改编及介绍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手法。 3、欣赏《包楞调》并《沂蒙山小调》比较不同点,感受衬词在该民歌中的运用及体现的韵味。 4、简单比较《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的旋律,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 1.聆听《沂蒙山小调》和《包楞调》,比较其音乐特点,进而感受中原民歌的醇厚风味与地方风格。 【教学难点】 1.通过学唱《沂蒙山小调》,探究这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教学方法】 音画有效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体验式教学 【教学过程】 背景音乐

一、知识回顾 师:同学们,在上一堂课当中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民歌的特色,对我国民歌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一堂课的内容,什么是民歌?民歌是(同学和老师一起说)我国人民群众经过口头传唱所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请大家来回忆一下,民歌有那几种分类呢? 来你说说看,按题材分可以分为 请A同学回答。 有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爱情生活的等等。 按体裁分可以分为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我们上节课欣赏了山歌《刘三姐》劳动号子《打硪歌》(学生与老师一起说) 请B同学回答。 按风格内容划分 请C同学回答 可以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等等。那么我们的地区呢是属于江浙一块,上节课我们也听了江苏与河北的民歌《茉莉花》。(学生与老师一起说)。 看来同学们上节课还是学得不错的。

(3分钟)

二、导入 民歌反映和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风俗,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今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一同来感受一下中原民歌带来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点击屏幕,出现一幅中原风光的美景图,标题多彩的民歌——“走进中原”

(1分钟) (教学意图  承上启下,引入新课,画面展示,激发同学们对中原的无限遐想) 三、介绍中原地区 师:一说到中原啊,我就想起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什么天龙八部当中的乔锋与中原武林结下了不可解的仇怨,经常会出现什么中原人士,.还有大家熟悉的射雕英雄传里面当黄蓉痊愈返回中原之后,也将这段梵文中涉及疗伤的译文讲述给身中蛇毒的洪七公...等等在许多古装电视剧当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中原这个词。 那么中原到底是指哪些地区呢,今天我可要考考咱们班同学的地理知识了。 (教师提问) 生:A    B   C   D 师:恩,我听了同学们对中原的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原到底是在哪里? 屏幕 《辞源》解释“中原”云:“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历史上的中原地区,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 师:那么现在的中原是指 屏幕 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河北等三个省份。(地图展示)。 地理位置与气候: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这里的人性格爽朗,淳朴。

(4分钟) (教学意图  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由同学感兴趣的金庸小说引出,再次引起同学对中原的关注,了解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气候,便于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更好的感受和欣赏中原民歌)

四、欣赏《沂蒙山小调》

师:我们说啊,一个地区的民歌与他的地理环境,语言特点,人物性格等等都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屏幕 听听想想 这首歌描绘怎样一幅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情绪是怎样的? 《沂蒙山小调》谱 听完后 师:面对沂蒙山的青山绿水,一个悠扬深情的女声,甜美而又婉转,表达了山东人民怎样的感情呢? 你说说(请一个同学回答) 师:恩,把山东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山东人民的淳朴和热情活脱脱地给展现出来了,旋律舒展,感情奔放。 幻灯片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已传遍了大江南北。 师:沂蒙山是我国的革命老区了,这首《沂蒙山小调》正是当时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揭露一个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由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而来,后来歌词做了改动,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于是就出现了这首《沂蒙山小调》。

(6分钟)

五、 学唱《沂蒙山小调》简要讲解“鱼咬尾”“衬词” 又回到前一幻灯片 师: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曲调也很简单,只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两小节。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下这个歌谱,注意他句与句之间的衔接。 屏幕:唱一唱,想一想 提示:注意前一句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句的开头一个音       老师看谱讲解。 师:你们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 教师把四句拖腔都唱一遍。 师:这种运行方式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我们再看前三句拖腔中的最后一个音,前一句最后一个音就是后一句的第一个音,就像后面一条鱼咬住前一条鱼的尾巴一样,我们把这种方式叫做“鱼咬尾”。在文学当中也常常会用到这种手法,叫“顶真”。比如说李白的诗《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也随君渡湘水…… 幻灯片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也随君渡湘水…… (教学意图 相关文化的结合,使学生对鱼咬尾更清楚,明了) 师:我们大家再注意看《沂蒙山小调》的歌词,那个,书上没有哎,其实在演唱的时候是有的,我们把这些叫做衬词。带有强烈的地方特点和口语特点,是民歌的一大特色。这首歌衬词的加入,就更体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的淳朴之情。成为一首反映沂蒙山乡土气息的代表作。

(6分钟)

六、欣赏合唱《沂蒙山歌》

师:好,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根据民歌《沂蒙山小调》改编的合唱《沂蒙山歌》。 屏幕:视频 师:这是一首经过民歌改编而来的混声合唱,刚才一段视频就是老师在大学里所唱的,给我们指挥的就是一个山东学生。你们刚才没有注意到我吧?我们知道有很多民歌都改编成了流行歌曲,其实改编成合唱的也是数不胜数,比如我们熟悉的茉莉花啊,,小白菜,摇篮曲啊,还有刚才上课前老师给你们放的背景音乐半个月亮爬上来等等。看来民歌的魅力真是经久不衰。

(5分钟)

七、欣赏《包楞调》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山东民歌《包楞调》,听听同样是山东民歌,他们有什么不同?找一找,这首歌的衬词是什么?表达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屏幕 听一听,找一找 1、这首歌的衬词是什么? 2、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提示:从节奏上,旋律等音乐要素上考虑 听完后, 师:好,你说说看。 生:节奏密集, 速度快, 师:恩,很聪明,看来你第一堂课的音乐要素学得很扎实,学以致用,很好,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 师:这首歌节奏很密集,紧凑,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而《沂蒙山小调》呢,婉转舒展,两首歌爽朗中蕴含着山东农民健美的气质和淳厚朴实的情感。 再来看看的衬词,出现什么衬词? 你来说说 (请一同学回答) “楞楞楞楞楞楞”(老师稍做范唱)与戏曲、曲艺音乐很相似使这首民歌显得诙谐、幽默、有趣。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系着大辫子的朴实掉渣的山东姑娘,唱起了这首欢快调皮的山东民歌《包楞调》。她那伶俐的舌头,“楞格楞格”地卷动不已,于是,这个和舌头较劲儿的山东民歌,就在它的欢快和热闹中,跟着这个山东姑娘一起走向了全国,这样,全国人民又接受了这个山东味火爆的民歌和这个年轻民歌手,渐渐的,这首歌火了,这个歌手也名扬天下了。她,就是今天的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 上节课,我们都看了宋祖英在维也纳的独唱音乐会,她从湖南苗寨将歌声带给了全国人民,也带着中国的民歌走向了世界。其实,在我们中华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为中国的民歌事业,民歌发展作出贡献的音乐家,歌唱家。我们都应该多多地了解他们,了解我们中国民歌。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青春舞曲
  • 走进中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