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06-21 15:58:31    浏览次数: 759次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4、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6、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批企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上海发昌机器厂
7、洋务运动中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压榨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8、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大多是官办企业,这些官办企业与传统的官办企业最大的不同是:
A、生产方式   B、管理方式   C、劳动方式  D、分配方式
9、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
10、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D、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11、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12、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近代一批优秀的民族工业包括:①上海发昌机器厂  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④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所以称“近代”,其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1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最初投资人有:①官僚    ②地主  ③商人    ④工场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担 6.54 5.27
印花布 匹 14.25 4.98
袈裟布 匹 10.68 4.98
棉纱 担 6.94 4.86
材料2: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每百斤需三十三元,印度棉亦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仅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续富国策》
问:(1)依据材料1,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材料2反映了什么现象?


(3)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请依据材料1、2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
(1)鸦片战争后,洋货进口税率下降,大大有利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利用特权压低中国原材料出口的价格,大肆掠夺中国的原材料。
(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收到冲击并逐步解体,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瓷褚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不过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耳。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2: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翼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
材料3: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原,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每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之于铁。……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www.deyou8.com,亦可渐开风气。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1889年)
问:(1)据材料1,归纳李鸿章在采用大机器生产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


(2)据材料2,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据材料2和3,谈谈洋务派如何看待“求强”与“求富”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创办采用大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是抵抗外来侵略的根本措施,采用大机器生产也有利于发展民用工业,应禁止民间采用机器铸币和生产军火等,以免危及清朝统治。
(2)严重入超,中国的手工业产品成本高,无法与外国的机器产品竞争;在中国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3)“求富”是“求强”的基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扩张;民用工业的发展对军事工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文 章www.deyou8.com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