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作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4、评价:
(1)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合作探究】洋务运动破产(或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派欲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注定要失败的。
第二,洋务派所建立的近代工业,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最后导致破产。
第三,企业中近代的生产力与腐朽的封建管理方式不相适应,使之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2)评价:
第一,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作全面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概况
(1 )时间:19 世纪 六七十 年代。
(2 )www.deyou8.com:官僚、地主和商人。
(3 )地区: 东南沿海 地区。
(4 )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
【备课资料1】上海发昌机器厂
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合伙开办的发昌机器厂在上海建立,这是中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它的创办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萌芽的标志。最初只是一家手工锻铁作坊,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1869年该厂开始使用车床,雇用十几个工人,70年代初采用了蒸汽动力设备,成为一个近代工业企业。发昌机器厂在1876年即制造了几艘小型轮船,1887年兼造车床、汽锤,除此之外还经营进口五金。80年代末发昌发展到300余人,拥有20多台机械设备,分设木匠、木模、冷作、翻砂、打铁、车床、水汀炉等车间,成为当时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后因受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
【备课资料2】广东侨商创办中国首家侨资企业:继昌隆缫丝厂
广东侨商陈启源1872年回到家乡南海简村办起的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第一家华侨兴办的工厂,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
启源在家排行第七,他眼睛极其锐利,人称“鬼眼七”,在深夜处暗室中能辨五色。据传说,他曾把一部五六万字的《康熙字典》完完整整地抄在一把普通的纸扇上,一般人要想看清字迹笔划,非得用放大镜不可。
初创时仅有丝釜数十部。丝厂采用锅炉热水蒸气煮茧,代替手工缫丝的炭水煮茧。这种新法缫丝粗细均匀,丝色洁净,弹性也较好。产品售价高出手工缫丝1/ 3 ,获利很多。此后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丝釜最多时达800 部。后因机器缫丝业效率高,遭到手工缫丝业者的强烈反对,继昌隆被迫关闭,迁往澳门。后又迁回南海,改用手摇的缫丝小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顺德、南海等地已成为中国最早的近代缫丝工业中心。继昌隆后改名利厚生,几经转手,到20世纪20年代已不存在。
【备课资料3】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878年,招商局会办的朱其昂在天津的紫竹林村外开了一家牌号“贻来牟”的机器磨坊,开创了天津机磨面粉的先河。虽然称为机器磨坊,其实真正机器的部分只是由蒸汽机代替了驴马牲口来推磨,但仅仅这一个改变就让朱其昂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最开始的时候,“贻来牟”机器磨坊只有一台磨面机,小工10几个人。但由于机器磨面“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还是让朱其昂一年就赚到了六七千两银子。后来,“贻来牟”机器磨坊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所用的石磨也改成了由进口的德国石块加工成的盘。而在“贻来牟”机器磨坊的影响下,上海、福州、北京等地也相继办起了机器面粉厂,其机器生产的成分也越来越高。
3、意义: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合作探究】阅读 P42 历史纵横,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有哪些?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本较少,规模较小,以轻工业为主。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分布地域极不均衡。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受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的压制而艰难曲折。
(4)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
★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
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这次运动在促使本国封建经济瓦解的同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受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的诱导,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由于受外国资本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举步维艰;下节课,我们将关注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1)有道理。(2)原因:①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②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③基于上述认识,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也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从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经济结构变化: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变化原因: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②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③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
⊙学习延伸
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有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1)积极影响:①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对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②创建了三支海军,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③中国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了近代教育的先河,对于转变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开阔视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④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⑤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发展,客观上对外国经济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2)消极影响:①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②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总之,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同步练习:
1、鸦片战争后,作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的江浙一带出现“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大量手工业者破产,这些现象反应的本质是:
A、手工业技术提高 B、外国棉纺织品的冲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经济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 D、耕和织的分离
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A、手工工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B、出现机器生产的工厂,无产阶级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