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09-12 04:44:26    浏览次数: 796次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A.中国永远不会成为对世界有威胁的国家      
B.中国与亚非国家没有利益的分歧
  C.中国的发展可以为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的贡献     
D.中国已经、并将永远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解析:B 中国与亚非国家存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中国与亚非国家应该求同存异。
7.《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解析:C “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题中意思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
8. 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
A.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对霸权主义
 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决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
  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解析:B 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亚洲的力量,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解决。A1964;C1953;D1955。
9. (20xx潍坊质检)右图为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照片。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美国说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继续支持国民党政权
B.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美苏“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解析:A 美国从争夺世界霸权的角度出发,社会主义中国是美国称霸的障碍,而国民党政府在解放战争后被迫退居台湾,美国是其支持者,从国共两党争夺在中国的统治权的角度出发,国共两党是敌对的,所以美国说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10. 20xx年是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在纪念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下列各项不属于周恩来外交思想或外交实践的是
 A、提山“一边倒”外交方针 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
解析:A “一边倒”是毛泽东提出的。
11. 20xx年6月25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建55周年,55年前的6月28日、29日,……三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双边关系。其中“三国”除中国、缅甸外,还有
A.越南       B. 朝鲜       C.  印度    D. 老挝
解析:C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确认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解析:C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针对美国等国家极力挑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人为地制造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的行为,提出“求同存异”的思想,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它不但能在社会制度不同的亚非国家之间架设友好相处的桥梁,也能使得许多本来敌对的国家和平共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13.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①尊重各国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选择  ②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主权一律平等  ③各国共同建立“大家庭”式的关系    ④不用战争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争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A “大家庭”式的关系,是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关系的形象称呼,社会主义阵营属于结盟性质的联合,不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则,故排除③。
14.你见过国书什么样吗?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号国书(由毛泽东、周恩来亲自签发)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A.朝鲜    B.苏联    C.印度       D.日本
解析:B  解题关键在于紧扣题干时间“新中国第—号国书”,第一个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故B项正确。
15.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解析:C结合1949年我国的外交方针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1954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不结盟”政策四行使其我国外交的一项重要方针。
16.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1950年中苏会谈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解析:C 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17.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A.一边倒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印关系识记和掌握。在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中有关两国直接达成协议的在本题四个选项中只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要求,故选B。
19.(14分)20xx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讲话时说,“……我们应继续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第3集
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回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