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4)四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合作讨论1
1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结合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中国的皇帝制度的。
我的思路:秦代的皇帝制度是由秦始皇首先确立的,司马迁记载;中的“法令出一”是说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别黑白而定一尊”是指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是指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正如李斯所说“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皇帝制度所具有的君主独断性和随意性,必然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的政治决策和政府的行政职能。从我国历朝历代官僚体制的演变过程来看,都是以维护君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从而使国家成为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主也就成了“臣子”和“万民的主宰,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
2秦汉与隋唐选拔官员的方式不尽相同;前者采用推举制,后者实行考试方式。想一想,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公正、公平地选拔真正的人才?
我的思路:推举方式立足于对被推举者的长期观察或考核,如果推举人立足公心,严格遵照推举标准,认真考核人士,那么,推举方式确能获得贤能之士。反之,如果推举人出于私情,不严守选举标准,那么推举方式就很容易产生弊端,为营私舞弊者大开方便之门;考试方式看重被选拔者的学识,学识能力的考核,可以制定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可以在制度上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操作程序,更能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但是,如果考试的内容不切实际或考核评判标准过于死板,那么,即便做到公开、公正,也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
3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但君权始终是相权的主导并取得了对相权的彻底胜利,从而使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空前强化的程度。
结合教科书和你所掌握的课外知识,想一想: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我的思路:秦汉时期,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但皇帝并不直接行使行政权力和统领行政机构,而皇帝授权的宰相主要权力有两大项:(1)参与决策,国家诏令文书虽用皇帝名义,但也必须由宰相副署,否则无效。实际上多数都是由宰相拟定,皇帝签宇认可而已。这种体制可以看作是“责任内阁制”。(2)宰相直接统领各行政机构,九卿。六部等行政机构直接向宰相负责,是宰相的下属,通过宰相再向皇帝汇报,皇帝原则上不应干预六部具体政务。决策形成后,由宰相督促百官执行,宰相对百官有赏罚之权,因而宰相下面始终设有庞大的办事机构。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则在直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基础上,加强了君权,从而使相权在实际上有所分散。宋代的办法是将宰相领导的六部变成虚职,新设其他职务去掌握实权,如枢密使分割军政大权、三司使分割财权等。他们的地位虽略低于宰相,但都直属于皇帝,秉承皇帝旨意处理政务,不再是宰相的下属。宰相由“事无不统”,变成了纯粹的民政长官,随之而来也失去了“坐而论道”的礼遇。明清则是干脆废除了宰相的职位,由皇帝身边的“内阁”和“军机处”取代,内阁和军机处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行使以往宰相的职权,但不再能够制约王权,只是王权强化的工具。
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认识封建君主专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体。综观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和两种形式;从秦至元,是有宰相制的君主专制;面明清时期,则是无宰相制的君主专制。面对封建社会末世复杂的社会矛盾,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极大地强化了君权。丞相的废除和军机处的设置,消除了相权对君权的分割,大大加强了君主对中央的控制。明代三司和清代地方督抚的设立,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实行,强化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厂卫机构的设置,则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官吏和人民的控制和镇压。这些均表明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统治得到了空前强化。君主专制统治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在评价其历史作用时,要根据时代变化,结合具体的社会现实进行评价。在明清建立之初,这种制度在纠正前朝弊政、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考虑到明清所处封建社会末期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其消极作用则是主要的,它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造成中外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君权的过于集中,又决定了皇帝个人品质对统治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封建王朝前期的皇帝比较勤勉,而中后期则相对腐朽。因此,封建王朝中后期往往会出现统治危机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局面,这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负面影响。
1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材料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一一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先试之期,命单人谒于先师。有司卜日,宿张于国学,宰相辅以下皆会而观焉。博集群议,进论而退之。礼部阅试之期,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诃出入似防假滥焉
——《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材料四:唐初(职事官)有六省、一台、九寺、三监、十六卫、十率府之属。其外又有勋官、散官。勋官以赏战功,散官以褒勤旧,故必折馘执俘,然后赐勋。积资累考,然后进阶,以其不可妄得,故当时人以为荣。……肃宗之后,四方糜沸,兵戈不息,财力屈竭,勋官不足以劝武功,府库不足以募战士。遂并职事官,通用为赏,不复选材,无所爱吝。
——司马光《傅家集》卷六八百官表总序
思维点睛:上述材料反映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由来。发展以及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评价。唐朝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盛行于唐朝初年。它笼络了大批人才,增强了政治活力。但是,唐朝初年的科举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作弊现象,政府对此严加防范。唐朝中期以后。国家财力不足,腐败的政治突出地反映在任官制度上,科举制度也受到严重影响。
应该说,唐朝的科举制度是对隋朝科举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它不拘门第,以才选人,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虽有一定的欠缺,但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2清朝初年军机处的设置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一: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木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吏稿》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予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免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思维点睛:上述材料反映出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为了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但是,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变化,即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综观三则材料,我们还可以看出:军机处具有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等主要特点。
历史回眸
一、法令出一
1.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2.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
3.历代官僚体制虽然有所变化,但是都以维护君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二、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可以表现出“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2.汉武帝即位后,开始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
3.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三、君权和相权
1.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武帝主持政务之后,有意改变丞相位尊而权重的传统,形成与“外朝”相对应的“中朝”。
2.唐代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