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www.deyou8.com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第八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认识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 、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二、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课件出示四张扑克牌,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扑克牌吗?
2、反馈后,要求学生用这四张牌算出24点。
3、反馈后问:刚才算时的11、12、1是哪里来的?
4、反馈后板书:A=1 J=11 Q=12 K=13
5、大家都知道,像刚才牌上的字母A、J、Q、K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数。想一想,这些字母如果用在别的地方,可不可以表示其他的数?那如果一个数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有些数字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是多少,但需要表示出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
(二) 教学例一
1、个问题之前,朱老师想知道通过两个多月的相处,同学们对老师有多少了解。猜猜老师今年有多大?
2、反馈后不予评价正确与否。
3、要想知道朱老师的年龄,先请个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啦?
4、反馈后说:如果我比他大20岁,那我今年多大?你怎么知道的。反馈后继续问,并板书。
当他1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当他2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当他12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当他A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在这,A表示什么?A+20表示的是谁的年龄?还体现出朱老师和他年龄间什么关系?
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一举两得。使问题即简单又明确。
在这里,A可以是几呀?(任何一个自然数)
如果,用b表示朱老师的年龄,那么,该同学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当朱老师60岁时,该同学几岁?
(三)教学例二
说到年龄,我记得在你们大时学过的一首青蛙绕口令,你还记得吗?(全班齐说)
也许你在下面可以说的很好,今天,谁敢当着全班同学来表演一下?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可以说得又快又好又准确。(学生表演)
你能说的这么好,你有什么窍门没有?给大家说说。
(具有倍数关系,青蛙的嘴数和只数一样多,眼睛数是嘴数的2倍,腿数是眼睛数的2倍(腿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
师继续问: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 四条腿,那两只、三只、四只、五只、十只、100只、1000只、2497只、一堆呢?
下面请你任意确定青蛙的只数,以最快的速度将数量关系表填充完整。
青蛙(只)
嘴(张)
眼睛(只)
腿(条)
谁能想个办法,把所有同学说的青蛙只数全包括进去?(学生反馈,用字母,教师板书)
他说用字母( )表示,还可以用别的吗?
这里的字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用一个字母来代替?
(表示青蛙的只数,由于青蛙的只数可以是1、2、3、4、5……不能确定,所以用一个字母来代替。)
用字母代表青蛙的只数,那它都能代表几呀?
现在你们已经同意用字母来代表青蛙的只数了,那青蛙的嘴数、眼睛数、腿数呢?请你填在数量关系表(2)里。
青蛙
(只)
嘴
(张)
眼睛
(只)
腿
(条)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如)
青蛙 嘴 眼睛 腿
x x 2×x 4×x
师: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x代表青蛙的只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根据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它就有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那咱们来对比一下表(1)和表(2),你看到了什么?
(相同点:意思相同
不同点:①表(1)用数字表示,表(2)用字母表示
②表(2)更简明)
看咱们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吧!现在谁能用最快的方法说出青蛙的绕口令?
(x只青蛙,x张嘴,2乘以x只眼睛,4乘以x条腿)
看咱们大家经过讨论之后,将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变得如此简单
(四)、练习应用。
1、书上第1、2题。(集体完成)
2、书上第3、4、5、题。(先独立完成,再校对)
3、说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6人,到站后下车a人。“36-a ”什么?
(2)四年级种树120棵,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多种X棵,“120+X”表示什么?
(3)学校买来X个小足球,每个24.5元,“24.5×X”表示什么?
(4)甲乙两地相距86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X小时。“86÷X”表示什么?
4、 以我们班有a个男生,b个女生,且a>b。小组合作,看看哪组找到的含有字母的算式多,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五)、课堂总结
方程、天平游戏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了解方程的含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每组一架天平、砝码、标有重量和没标重量的实物若干
2 每组准备4个透明盒子、一盒火柴
3 练习纸、表格每位同学各一份
盒子数量
火柴数量
方程
每盒火柴数
备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认识方程》教学设计由www.deyou8.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deyou8.com
www.deyou8.com
4 电脑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方程
1 活动一:认识等式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桌上有许多实物和一架天平,请用标有重量的实物若干放入天平左右两边托盘里,使天平两边保持平衡,并写出算式。
②组汇报结果
③引导“等式”,并加深理解
提问: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征?根据回答(板书:“等式”)
2 活动二:认识方程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把标有重量的一个实物换成没有标重量的实物,天平发生什么变化?再用砝码去使天平平衡,并写出算式。不知道重量的实物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②组汇报结果
③ 组讨论 : 两次所写的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汇报结果 : 第一次写的等式中等号两边的数都是已知的。第二次写的等式等号两边的数有的是未知数(板书“未知数”)
引导得出方程:这些等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指第二次写的等式)根据回答指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方程)
3 活动三:加深理解方程的意义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随意地把其中一已知重量的实物换成另一已知重量的实物,看天平的变化情况,并写出算式。
②组汇报结果
③理解什么是方程
(二)认识方程的解
1 游戏:猜一猜
①游戏规则:每组同学用4个透明容器,其中一个同学将若干根火柴放入若干个盒子中,放好后写出一个方程,再让其他同学猜一猜ⅹ的意义和ⅹ等于几?
② 教师示例,边讲边操作,边填表。
(我们用6根火柴平均放在两个盒子里,方程是2ⅹ=6,ⅹ是每盒3根。
盒子数
火柴数
方程
每盒火柴数
备注
2
6
2ⅹ=6
3
③组活动,汇报结果
④实物投影填表
三、练习与反思
1 判断题。(是方程的画√)
8-2ⅹ=6 ( ) 6+ⅹ>13 ( )
143ⅹ=286 ( ) 40÷ⅹ=2 ( )
30-20=10 ( ) ⅹ+y=15 ( )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