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地理教学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区域地理学习三个重要方面

区域地理学习三个重要方面

    11-14 22:53:40    浏览次数: 120次    栏目: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标签: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大全,http://www.deyou8.com 区域地理学习三个重要方面,
区域地理学习三个重要方面

  一、“位置与分布”的学习
  1.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当我们讨论与地理有关的事情时,自然要谈到地理事象发生的地点,即你要回答“它在哪里”的问题。“认识区域”地理事象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应该是这个区域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包括它的界线和范围。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这个大洲的基本地理特征,不同的区域地理位置,就会使区域内各组成要素的组合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区域地理特征。所以,“认识人和地方的位置是理解本地、区域、国家和全球相互依存关系的前提”,也是认识区域的基础知识。
  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①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是指它的纬度位置,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区域的纬度位置决
  定了这个区域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而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又影响该区域气候的基本模式,从而影响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的基本生存模式。例如,欧洲所处的纬度位置,使得欧洲没有热带气候;非洲所处的纬度位置,使其成为“热带大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认识穿过某一区域的特殊纬线,例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②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等)
  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例如,某个区域的海陆位置,就是它相对与某个大陆或某个大洋的位置,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相对位置比利用经纬度确定的绝对位置更有用。例如,说北京位于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对于我们探究北京的地理位置对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这时我们会更多地利用北京背靠太行山脉、面向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这个相对位置。
  一个区域相对位置的重要,是因为在纬度位置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特征受其周围地理事物,包括其他区域的影响很大。以欧洲为例,虽然纬度位置决定它没有热带气候,但它的主要气候特征却取决于欧洲的相对位置,如海陆位置,位于大陆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等,使欧洲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纬度位置类似的我国东部地区,因位于大陆东岸而具有温带季风气候。
  区域相对位置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教学中。确定区域相对位置的重要一环是确定参照物,并描述该区域与参照物的关系,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在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已经触及到对地理规律的认识。例如,当我们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沿海国家,再找出内陆国家时,学生就接触到“国家”与海洋在空间上的关系,从这个关系出发,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国家发展中的不同特点。这种空间关系的教学在初中不可能很深入,但是通过区域的相对位置来初步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学生还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教学应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www.deyou8.com
  (2)“地理位置”的学习
  ①充分运用地图
  使用地图,是学习区域位置的基本方法。因为学生永远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直接看到该区域的真实位置,而地图则能表现空间的完整性,使区域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这一点,使地图大大优于学生的观察以及教科书文字的阐述。
  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个区域的经纬度位置的教学一般做模糊处理,因为精确描述一个大洲的经纬度位置比较困难,必要性也不大。学生只要知道一个大洲主体位于哪个热量带即可。学习的重点放在区域的相对位置上。例如,对于亚洲纬度位置,教科书一般不专门描述,有关信息可从对亚洲的其他描述或学生活动中获得。一是从“亚洲范围”图中可以了解亚洲东南西北分界线的位置,从而大致了解亚洲的纬度和经度范围。二是从标有经纬度的东、西半球图中了解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三是把亚洲所跨经纬度范围的计算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完成了解亚洲经纬度范围的教学。这三种学习方式都是通过使用地图进行的。下面是位置学习的一个例子:
  华北地区位置的学习
  学习的开始,教师首先展示《华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和《华北地区图》。
  读《华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华北地区在全国的什么地方。(不要求学生能准确描述位置)
  读《华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找出华北地区包括的主要省、直辖市和所临的海,确认华北的范围。
  读《华北地区图》找出秦岭、太行山、长城、黄河、淮河和海河。利用秦岭、淮河、太行山确定华北地区的界线,利用黄河、太行山、海河等重要的地理事物分布,辅助学生认识华北的位置。
  读《华北地区图》确认华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只要学生说明全区绝大部分位于什么纬度至什么纬度之间即可)
  归纳确定(板书)华北地区的位置。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中看出,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是要通过读图确定的,最后还要落实到图上。
    ②多从相对位置的角度认识一个区域位置的重要性
  在一个球面上定出位置并非易事。例如,给学生每人一个乒乓球,在球上画一个黑点,问学生怎样想办法说出那个黑点的位置,就会发现,这是个很困难的事。所谓确定位置总是要和其他什么东西来对照,即要有参照物。描述区域地理位置必须和一些可观察到的地面特征结合起来,例如,山脉、海岸、河流、城镇等。当我们问到新加坡的位置时,一种回答是新加坡位于东南亚的西南部,这种回答带给人们的信息是一般性的,如可以大致知道那里是热带气候,距离我们有多远。另一种是描述新加坡与周围重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新加坡岛南面的新加坡海峡是马六甲海峡的东出口,而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捷径,被称为“咽喉要道”。这种描述则能传达出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地理教学中一直用“五海三洲之地”来形容西亚的地理位置,短短的六个字用西亚与周围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揭示了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www.deyou8.com
  2.认识区域内地理事物的分布
  (1)地理事物的分布知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通过对地理知识空间分布的学习,学生应能建立一定的空间概念,并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的能力。
  区域内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不同的类型。在地域上,按空间延续方向的不同可分为:
  ①水平分布,如降水量、气压的水平分布等;②垂直分布,如海洋盐度、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分布等;
  按分布的形状,可以分为:①面状分布,如,农作物的分布、土地类型的分布等;②线状分布,如铁路、河流等;③点状分布,如城市等。
  在成因上,根据作用力的主要来源又可分为:①自然分布,如地形、地貌、矿产、生物等;②人为分布,如人口、农作物、交通干线、各种文化现象等。
  (2)“地理事物分布”的学习
  ①把地理分布知识“巩固”在地图上
  讲授地理空间分布知识,形成学生空间分布概念的最佳途径就是使用地图。地图既是地理分布知识的来源,又是巩固这些知识的工具。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地图的使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分布知识。
  ②抓住分布规律
  虽然地理分布知识属于地理事实范畴,但要学好这类知识,也必须有意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纲带目。
  ③创设问题情境
  就分布讲分布,往往枯燥无味。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记忆,会产生较好的效果。正大综艺节目中有不少地理知识的介绍,如哪个国家有什么特产、有多少人、多少岛屿,看过后,让人觉得印象很深,关键是这些知识展示的情境很吸引人。让观众看一段某国风土人情的录像,加上导游小姐风趣的解说,还有隐含在这些活动中的问题,都令人处于一种轻松、有趣、富于联想的情境中,使人过目不忘。课堂地理教学也可创造一些类似的条件,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如有条件的学校可放录像,没有条件的,也可找些画报或讲些有趣的故事等。下面是一个区域分布知识学习的例子:
  运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学习区域分布知识
  以往学习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多以记忆为目的。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能够运用地图、资料说出地理事物的分布。绘制略图,也是运用地图学习并掌握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的方法。在绘制分布略图中,可以有意结合地理事物分布的点、线、面不同类型进行。例如,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有八个,在学生绘制棉纺织工业基地分布图时,可以经过该地区主要铁路线为基线绘制,沿京广线由北向南绘制北京、石家庄、邯郸、郑州四个工业城市;沿陇海线绘制分布的郑州、洛阳、西安、咸阳、宝鸡等工业城市,两条铁路交汇处绘制郑州。这是点与线的结合。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