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政治教学政治教学设计高三政治民族区域自治教学设计

高三政治民族区域自治教学设计

    11-14 22:53:34    浏览次数: 507次    栏目:政治教学设计

标签:政治教学设计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三政治民族区域自治教学设计,
高三政治民族区域自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比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的异同、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异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民族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的能力及关心国家大事、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牢记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民族团结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含义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是怎样的?
  导入新课: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党和国家不但制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还根据我国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三、民族区域自治(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相互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我国民族自治区方面的有关情况。(如:我国建立了多少个省级自治区?自治区的名称是什么?最早成立的是哪个自治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我国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5大省级自治区。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我国还在其它省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2个自治县(旗)。除了自治州、自治县外,还有一大批民族自治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达到44个。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6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
  设疑过渡:那么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板书)
  (指导学生看课本,找到“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并着上记号。)
  引导过渡:民族区域自治概念文字不多,但是内涵很丰富,说到底是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问题,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体现。其主要特点:(板书)
  ①前提:国家的统一。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板书)
  ②范围: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不是少数民族居住地。(板书)
  ③核心:是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板书)
  指导学生看课本,分步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四个问题:
  ①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指什么机关自治,为什么司法机关不能自治?
  ②民族自治机关的性质是什么,与中央机关是什么关系?
  ③联系联邦制的特点,比一比民族区域自治和联邦制有何不同。
  ④联系以往学过的“一国两制”内容,比较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一个问题:因为权力机关的自治就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主决定本地区的一切重大事务;行政机关的自治就体现了民族地区人民自主管理本地区一切重大事务;司法机关不能自治是因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第二个问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具有两种性质:民族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集中的领导,既是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它又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除了可以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可以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财政、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自治不是自立)
  第三个问题:将民族区域自治和联邦制作一横向比较,不是比优劣,而是运用学过的国家结构形成的知识,结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另一角度来理解我国作为单一制国家,又是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上的特点。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自治政权,是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的,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族自治权,其权力是中央赋予的;在对外关系上,民族自治地方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而联邦制下的共和国、州、邦等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和宪法,甚至还有某些外交权。即民族自治地方和联邦成员单位的权限不同。除此区别外,还有其他区别,如:
  ①含义不同;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同③公民的国籍归属不同(④拥有的宪法不同二者不仅有区别,还有联系。那么,联系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者都是为妥善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而实行的制度,对外都强调国家主权的统一性,对内都强调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性。
  第四个问题: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①设立的地区不同:前者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的,而后者是在港澳台设立的;
  ②自治权的程度不同:前者有“一定的自治权”,后者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社会制度不同: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后者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联系:①与中央的关系相同: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要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②都享有自治权,“自治”不是“独立”,自治权都服从国家主权。
  教师小结过渡: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经过国家宪法肯定之后,成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点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其自治权是在执行宪法、法律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下的自治权,自治不是自立。
  2、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板书)
  教师设疑:学生阅读教材,教材是从哪些方面来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原因的?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步交流归纳)
  (1)历史特点: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学生阅读-交流-回答:哪些历史情况决定的)
  (2)现实情况即客观条件: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板书)
  (学生阅读-交流-回答:我国民族分布有何特点)
  (3)政治基础即共同利益: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板书)。
  (学生阅读-交流-回答: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有哪些共同利益)
  首先是经济利益,其次是政治利益。
  教师小结过渡:以上情况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民族的愿望作出的正确选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板书)
  讨论:请同学阅读教材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表现?(学生阅读-归纳)
  第一,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板书)
  教师点拨:民族自治实质是讲国家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第二,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板书)
  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板书)
  第四,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板书)
  总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大事和地方事务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了少数民族的积极性,协调了民族间的关系,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引导思考讨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民族政策存在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两者是不同的。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2)两者又有内在的联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且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民族原则。
  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它保障了各少数民族享有充分的行使管理本地区各项事务的权利。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今后必须进一步完善这项制度。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