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文言文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429次    栏目:文言文

标签:文言文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3、称引(引喻失义)
   盈:1、满(曾不盈寸) 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用: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因此(遂用猖獗)
   友: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 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 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与: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给(蹴尔而与之)
   欲:1、想(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2、将要(行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3、愿望(从民欲也)
   援:1、提出、引(援疑质理) 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缘:1、缘故 2、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杂然: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 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
   再:1、第二次(再而衰) 2、两次(日再食)
   曾:1、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3、尚、还(曾不盈寸)
   争:1、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2、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指:1、手指(人有百指)2、指明(不能指其一端)3、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
   至:1、极点(寡助之至) 2、周到(礼愈至) 
   3、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志:1、记(故为之文以志) 2、标记(寻向所志) 3、做标记(处处志之) 
   4、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 5、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质:1、询问(援疑质理) 2、资质(非天质之卑)
   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 2、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3、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 
   诸: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2、那些(其西南诸峰) 
   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
   主: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 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属:shǔ 1、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2、侪、辈。(徒属皆日《陈涉世家》) 
   3、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4、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5、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著:1、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 
   2、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 3、同“着”穿(著我旧时裳)
   缀:1、点缀(缀以珠玉) 2、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资: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 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子:1、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2、您(愿借子杀之)3、儿子(子又生孙)
   自:1、自己(并自为其名) 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足:1、脚(蛇固无足) 2、画脚(子安能为之足) 3、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
   4、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5、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卒:1、士兵(卒买鱼烹食) 2、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坐:1、因为、由于(但坐观罗敷) 2、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3、通“座”,座位(满坐寂然) 4、犯罪(何坐?坐盗)
   
   四、古今异义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下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
   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1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
   1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1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1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
   1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
   1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
   1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1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19、春社近(《游山西村》)
   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2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21、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