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学习方法中考语文备考资料4

中考语文备考资料4

    11-14 22:55:21    浏览次数: 701次    栏目: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标签:初中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deyou8.com 中考语文备考资料4,
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或长烟一空(天空) B.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C.连月不开(放晴) D.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2.解释下边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再写一个含“怡”字的四字短语。
心旷神怡( ) 短语:
3.在第②段中用横线画出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面悲者矣”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
4.翻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请你举出一个具有这种抱负的历史名人事例。
答:

www.deyou8.com
《醉翁亭记》
(一)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三段话描写了三个场面,请用竖线划分出来,并各用四五个字概括世面内容。
(1) (2) (3)
2、文中的“伛偻提携”,“非丝非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段话描写的气氛,可用哪一个词?

4、翻译“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二)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此段文字选自《 》,作者 ,字 ,号 ,又号 ,时期著名的 家, 家,旧时列为“ ”之一。
7.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琅琊(láng xié) B.潺潺(chán chán)
C.翼(yì)然 滁(chú) D.辄(zhé) 壑(hè)
8.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壑: ②蔚然: ③临: ④名:
⑤辄: ⑥意: ⑦得: ⑧寓:
9.文中三个加点“于”的意思依次是 、 、 。
10.请用“//”把这段文字划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11.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体现这一顺序的景物依次是 、 、 、 、 。
12.概括滁州城地理特征的一句是
13.作者自号“醉翁”是因为
14.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 ,体现全文线索的词语是 。
15.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环滁皆山也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16.出自这段文字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常用来比喻
17.翻译。
①峰回路转。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www.deyou8.com
1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若夫(fū) 暝(míng) B.酣(hān) 伛偻(yǔ lǚ)
C.山肴(yáo) 野蔌(sù) D.射者中(zhòng) 觥(gōng)筹
19.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霏: ②归: ③暝: ④芳: ⑤秀:
⑥负: ⑦渔: ⑧丝: ⑨弈: ⑩觥筹:
20与“水落而石出”中“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日出而林霏开 B.云归而岩穴暝 C.野芳发而幽香 D.杂然而前陈
21、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 ,其结构特点是 。
22.分别写出描写山间景色的句子。
①春天: ;②夏天: ;
③秋天: ;④冬天: 。
23.第二段共写了四层意思,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四层意思的四个句子:
① ,② ,③ ,④ 。这四层的核心内容是 。
2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滁人游山时踊跃而热闹的语句:
②最能表现众宾在太守面前无拘无束的语句:
③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两个句子是:
a ; b 。
25.最能准确而全面地概括文中宴会特点的一项是( )。
A.酒香莱荚 B.奢侈热闹 C.简朴欢乐 D.饮玩兼备
26第二段描写主要用意是表现作者 思想感情。
27.翻译。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四)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8.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已而: ②从: ③翳: ④去: ⑤谓:
29.“呜声上下”的“上下”指 。
30.用“//”给这段话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② 。
31.文中作者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 之乐衬托 之乐,再用 之乐衬托 之乐。
32.点明文章主旨的三个字是
33.“同其乐”的“其”指
34.游人乐的原因是
3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既含蓄地表现作者 心情,又表现了作者 的心情。

www.deyou8.com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今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食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寓逆旅主人( ) 或遇其叱咄(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4.作者宋濂用自己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在阅读段中,找出切身体会的句子。
答:
5.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
答:
6.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