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学习方法09中考语文古文重点20课篇目练习题(二)

09中考语文古文重点20课篇目练习题(二)

    11-14 22:55:21    浏览次数: 514次    栏目: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标签:初中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deyou8.com 09中考语文古文重点20课篇目练习题(二),
3)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
4)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作者在第2段中大写特写自己的游历过程,目的何在?
目的在于强调外在阅历对于“养气”的重要作用,强调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意义。
6.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说出自己求见韩琦的原因,正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希望得到韩琦的赏识和指引。
7.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
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8.全文以什么为线索?
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
首段论述文与气的关系,说明养气为文的重要。其次论述增广阅历对养的作用。最后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9.文中写周公、召公,方叔、召虎这几个人物有何用意?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二十送东阳马生序※
1.第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1)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得书)
2)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卒获有所闻。(从师)
3)从师学习衣食住行的艰难。(求学)
从三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若神人;
“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八书上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也是从衣食住行师书几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
作者写这篇赠序的原因是什么?“是可谓善学者”。“其将归见其亲”,故道为学之难”来勉励他。
4.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5.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1.运用对比手法。
1)以自己年幼时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
2)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太学生衣食住行的优越生活条件作对比。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