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随笔谈小学生语文说话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生语文说话能力的培养

    11-14 22:55:21    浏览次数: 948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随笔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谈小学生语文说话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生语文说话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只注意追求片面的成绩和所谓的升学率,使语文成了纯知识性的传授课,纯技术性的训练课,导致语文课文工具化、刻板化,程序化。这些客观因素造成了学校和社会普存在着只重视读写,而轻视听说的倾向,总认为多读多写,识字多,文章写得好,就是学好了语言,就有了学问。这样至少造成了学习语言的不全面性,因而也直接导致了人才的不全面性。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早就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则说得更切底:“一人之辨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足以见得说话能力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重视。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广交际,高频率,全信息化的社会,因而对说话能力同样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是:第一,语言必须准确、规范、符合逻辑;第二,语言必须清晰、简洁、易于听懂;第三,你讲的话必须使人愿意听,听了以后很受感动或者很激动。对于那种啰嗦的,似是而非,华而不实,前言不搭后语,口齿不清,语言不标准的口头语言,显然已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了。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才的需要,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而且对学生必须加强其说话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之成为学生能为适应现代化生活而必备的素质之一。可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说话训练仍不能占到应有的位置。因此,语文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已势在必行。现在一些小学语文课本已经编排了侧重听说训练的篇目,这是一项有深远意义的举措。但是说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得好的,非下功夫不可。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制定训练目标,明确训练要求。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彻底改变那种零敲碎打式的“游击战”局面。从学生一踏进学校的大门,就应作通盘考虑,有计划地进行,有步骤地实施。我们根据《大纲》中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制定了说话训练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总目标是:1、复述性说话训练:用口语把现成的语言材料复述出来。做到用词恰当,语句连贯,层次清楚,并能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创造性说话训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不同要求,确定说话内容和表达方式。做到表情自然,仪态大方,并采用各种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分阶段目标则是围绕总统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于小学1-2年级的学生,要求大胆地说,大方地说。即大胆地朗读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无论是个别交谈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态度都要落落大方,讲究表情和姿势。对于3-4年级的学生,则要求流畅地说,得体地说。即努力使自己的话合乎现代汉语表达规范;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说话对象,讲究分寸,讲究实效。对于5-6年级的学生,则要求连贯地说,全面地说。即连贯地说一段话,层次分明地做一次发言和演说;逐步养成说话前先列出要点,把握重点的习惯,全面地辩证看问题,克服说话的片面性,做到“对答如流”“出口成章”。
  
  二、拟定训练方式,精选内容。
  
  如何把目标要求落实到实处?我借鉴了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反复琢磨,拟定了具体的训练方式,并精选了切合学生实际的内容。除了完成课本中听说训练的内容外,还丰富了说话形式,创设说话的氛围,努力让学生喜欢说,主动说,积极说。具体进行了这样的实践:
  
  1、课前五分钟的说话训练
  
  在上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轮流说话训练。朗诵是说话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读,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达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所以朗读不容忽视。因此,1-2年级时,要求学生自选题目,课前准备。可以朗读一个故事、一则笑话、一条消息等,并说出自己的看法或感想。要求说话者做到仪态大方,语句通顺,声音响亮。3-4年级时,要求学生即席讲话。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出题,要求发言者做到中心明确,语句流畅。5-6年级时,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阐述,自由命题和教师命题相结合,要求做到观点鲜明,阐述有利,有条理性和逻辑性。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了显著进步。
  
  2、设置信息交流课
  
  会话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在一起进行的说话交际活动,说话人交替说话,相互承接,既要听,又要说,形式灵活机动,方便直接,是口语交际中用途最广,使用频率最高,价值最大的一种说话形式。信息交流课就是会话的一种变型,即将获得的信息在课内通过“说”相互交流,每周开设一次。要求学生脱稿,流畅、连贯地介绍,结束时评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和最佳讲述者。学生积极性很高。1-2年级时,学生往往语句组织较啰嗦,或照本背诵,教师要及时指正并示范。3-4年级时,每节课组织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大胆地说喜欢的内容,按“要你说——我要说——我会说”,要求学生做到叙述的内容完整、具体。5-6年级时,要求对所讲的“信息”作出评论或谈点看法。在实践中体会到,信息课的容量大得惊人,学生的信息来自电视、电台、报纸、报刊及其他课外读物。他们发言踊跃,成绩不大好的学生也不寂寞,积极参与。教师或指正,或鼓励,使学生自始至终充满热情。
  
  3.创设情景,开设辩论课
  
  辩论是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和较强的应变能力的较强层次的说话训练。它是一种辩护自己,反驳别人的对抗性口语交际活动。辩论双方所持的立场观点虽然是对立的,但同样都是为了“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明实,处利害,决嫌疑。”是捍卫和追求真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指导人们行动,同时还是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平时,教师要注意收集材料,发掘学生感性趣的话题,让他们有话可说。这样的课往往会达到意想不道的效果。如:有一次,电视台播放了救火英雄杨洪亮的感人事迹,大街上也挂满了宣传他的条幅。出乎意料,有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如果我是杨洪亮,我决不会这样做,因为我还年轻,我有美好的理想和追求,把我年轻的生命牺牲在抢救这几间破旧的农舍上,太不值得”。学生的坦率让我吃惊,我觉得这又是一个很好的辩论题材。于是,以“我看杨洪亮”为题辩论就开始了。学生有正面观点,也有反面观点,他们都引经据典地发表看法。从说话训练的目的来看,目的是达到了,不过,这也给我们一个信号,当代中学生的头脑并非那么简单,需要正确、有说服力的引导。
  
  通过实践我觉得:说话训练确实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方法一“课前五分钟讲述”,虽然每学期每个学生只能轮到两次,但“台上五分钟,台下几天功”。他们要去认真阅读查阅材料,细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他们读了、听了,还必须经过一番咀嚼,还得要根据要求一遍一遍地讲练。事实上,课前五分钟的说话训练,把说、读、写三者融汇一体。方法二“每周信息交流课”,学生在课前要阅读大量的材料,以获取信息,而且一人获取信息材料,全班分享,不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这样的说话训练,要想说好,就必须进行课外阅读,收集信息,也就使学生摆脱了作文“无米下锅”的窘境。方法三“辩论课”,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把辩论的内容落在纸上也就成了文章。通过说,还澄清了学生许多模糊的、片面的认识,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总之,初中语文加强说话训练,沟通了课内外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领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促进了读写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训练,在实践中自觉地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