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后遂无问津者。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课文分析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四)《爱莲说》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宜:应当 6、独:只,仅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