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八年级重点文言文复习梳理系列一

八年级重点文言文复习梳理系列一

    11-14 22:56:46    浏览次数: 702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八年级重点文言文复习梳理系列一,
         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8、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课文分析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四)《爱莲说》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 分)
     1、 益: 副词,更。   2、植:。   3 、鲜:。   4、亵:亲近而不庄重

5、宜:应当 6、独:只,仅   7、可爱者甚蕃:。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9、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二、翻译: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5、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八年级重点文言文复习梳理系列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