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教”与“学”关系的历史悬案与破解思考

“教”与“学”关系的历史悬案与破解思考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655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教”与“学”关系的历史悬案与破解思考,

新乡市第三十中学 武舒萍

摘要:在近现代教育史上,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疑案。“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都有合理积极的因素,也都有偏颇与缺失。近些年来,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提法,一直存在着纷争与异议。如能认同“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相统一,或可对“教”与“学”关系作出科学的诠释。

关键词:教师引导 学生主动 有机统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武舒萍(1966—)女,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近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与中学语文教学。





“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的片面对立

众所周知,在近现代教育史上,长期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教学观。

一种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主张“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被动状态”,他认为,“最可怕的是让学生发展这种意识,即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独立的”。[1]如此片面地夸大教师的作用,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成长。

另一种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论。杜威认为,“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2]如此片面地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完全否定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以及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激励者的作用,显然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成长。

客观地讲,这两个中心论都有其合理积极的一面,但也都有极端的片面性。这二者长期对立较量,交互消长、摇来摆去,有人称之为“钟摆现象”。就二者的整体影响力而言,以“教师中心”论为甚,可谓积重难返。

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度把批评的重点放在“教师中心”论上,这是非常必要的。至于“儿童中心”论,在较长时期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曾一度被全盘否定。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渐给予了它一分为二的评价,肯定其有首倡尊重儿童自主地位的合理积极的一面。

但是,真理跨过半步就可能成为谬误。前几年在一些教育报刊上时而看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提法,这表明有人又要把“儿童中心”论再原样地照搬过来。有的教育专家对此及时提出了警示。

例如,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吕达在2001年就著文指出:“所谓学生发展为本,并不意味着儿童中心”,“要防止儿童中心论的抬头”。[3]又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专家吕型伟在2003年也著文指出,“我们没有简单地搬用‘儿童中心’这个口号,也不完全认同儿童是太阳,大家都要围着太阳转的主张”。[4]

两位吕老先后在不同的报刊上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相同的警示。这表明,在世纪之交,当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之际,他们都敏锐地觉察到,教学论这个“钟摆”,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又有了由右向左偏摆的趋势。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未解悬疑

为了克服两个中心论的极端片面性,实现“教”与“学”的积极互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有机统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论及“教”和“学”的关系时,常常提到两个短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有人简称之为“主导主体”说。其出发点就是反对两个中心论的极端片面性,坚持“教”与“学”的积极互动,有机统一。再加上这两个短语互相对称、简洁明了、顺口易记,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经提出,就很快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的认同,至今仍不时见诸报刊。不过,对“主导”、“主体”只要仔细加以推敲,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先说“教为主导”。什么叫“主导”?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主导”是“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主要”总是相对“次要”而言的。就学生的发展成长而言,既然教师的引导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那么,学生自求成长发展就只能屈居“次要”从属的地位了。主导者的教师和被主导者的学生当然要形成师“主”生“从”的不平等关系,这自然会树立起教师居高临下的权威,从而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还有什么“主体”地位可言呢?这正是“主导”一词的缺失所在。可见,“主导”一词是和“教师中心”相一致的,是和“学生主体”相背离的。

再说“学为主体”。“主体”与“客体”相对。何为“主体”与“客体”?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主体”是“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客体”是“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据此,有人提出了师生同为主体的“双主体”论;又有人提出了师生互为主体客体的“互为主客体”说;还有人指出,“主体”和“客体”相对,“主导”和“从属”相对,而“主体”和“主导”则构不成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等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一个各执己见、惑疑未决的历史悬案。

“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的有机统一

为了破解这个悬案,经过长期反复思考,这里特不揣浅陋,冒昧建议: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来取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提法。

先说“教师引导”。“引导”和“主导”虽只一字之差,细加品味,其含义和作用却迥然不同。“引导”和“主导”都有带领或者指引他人向某一方向去努力的意思,这是二者的共性。此外,二者还各有个性。前文已经指出,“主导”的要害就是师“主”生“从”,而“引导”则不然。顾名思义,“引导”只是“引领开导”而已,并无谁“主”谁“从”的意味。所以,引导者和被引导者自然是平等的。既是平等的关系,那么被引导者的学生,对于引导者的教师所作的“引导”,可以“自主”处置。认为对的就听,否则,可以质疑切磋,这就是积极互动、教学相长。所以“引导”一词是与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相一致的。这是“引导”相对于“主导”在反映师生关系上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孟子说:“引而不发,跃如也”;《礼记•学记》主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些论述都和“引导”一词一脉相通。

次说“学生主动”。“主动”和“主体”虽然也只一字之差,细加推敲,二者的含义和作用也迥然有别。“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相互对应的哲学术语,于是,由“主体”一词所引发的关于“主体”、“客体”的纠葛纷争,把对于“教”与“学”关系的直接思考,引入到了抽象思辨的哲学范畴,把具体问题变抽象了,把简单问题变复杂了,把浅显道理变深奥了,以致造成一些教师思想上的迷茫困惑,模糊不清和运作上的时左时右,摇摆不定。而“主动”一词则通俗易懂,简单明白,一看便知是与“被动”相对的,它告诉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不要盲目地被别人牵着走,不要被动地接受,而要独立地思考;不要生吞活剥地死记,而要自主地消化吸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就是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思考;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更是主张学生不要迷信文本,而要独立思考,自主阅读。就学生的发展成长而言,“主动”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引导”是极其重要的起辅助作用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教师“引导”的着力点必须放在激活学生主动发展和主动体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个内因上来。由此可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这一提法,符合“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再说“有机统一”。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动”二者互相依存,相得益彰,谁也离不开谁。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是学生发展成长的正确途径和客观规律。况且,“主体”和“客体”是抽象的,非操作性的哲学术语,而“引导”和“主动”则是具体的有操作性的教学用语。前者较为抽象,后者较为具体;前者重在理论认识,后者重在实践运作;前者缺乏操作性,后者具有操作性。因此,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来取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更贴近教学实际。二者密切联系在一起。既避免了各自的片面性,又突显了二者的统一性;既提升了词语的准确性,又增加了内涵的丰富性;既显示了语言的通俗性,又表明了思维的深刻性;既包含了历史的继承性,又指明了现实的针对性。如果这样的表述能够获得广泛认同的话,或许能为近现代教学论中长期纠葛纷争的,关于“教”与“学”摇摆不定的历史悬案,画上一个比较完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

[2]赵祥麟.学校与社会明白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1979.

[3]深化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1-10-24(4).

[4]实施有差别的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

2003(7).



作者邮箱: xxsjwbg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