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最新全国各地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基础题集锦(人教版高三必修)

最新全国各地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基础题集锦(人教版高三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31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最新全国各地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基础题集锦(人教版高三必修),
 C jiàn /jiān   jìng/jìng  gàn/gān   D liàng/liàng  chēng/chèn  sài/sè )14.A    B.逞能(3声)锃亮(zeng)C.僭越  D.棱角
15.D( A.楔子xìēB.荫庇bì C.翩跹xiān)
16.B(A贬谪biǎn  翩跹起舞piān C咽喉yān  呜咽yè哽咽yè  
狼吞虎咽yàn  咽气吞声yàn D  龇牙咧嘴zī)
17.C(A.磐→罄,B.剽piáo→piāo,D.首→手)
18.D(都读shì;A中“提防”读dī;B中“陌路”读mò;C中“朔日”读shuò
参考答案(二)
1.C(A.蹉跎  B.揆情度理    D.涅槃)    2.A   3. D、[A松弛B怙恶不悛。C震撼。]
4.A  A中“雀”应为“鹊”,“减”应为“简”,“志”应为“致”,“梁”应为“粱”;B中“嘻”应为“嬉”,“查”应为“察”,“鹜”应为“骛”;C中“手”应为“首”,“尤”应为“犹”,“截”应为“节”;D中“循”应为“徇”,“粟”应为“栗”。
5. D 【A、罗(啰)唆  诗性(兴)大发B、倒记(计)时 声名雀(鹊)起 C、金榜提(题)名】 
6.D (A防范未然——防患未然,义气用事——意气用事;B精兵减政——精兵简政,兵慌马乱——兵荒马乱;C恒古未有——亘古未有,蜂涌——蜂拥)
7.A (B .拙-绌        C .激-急       D .报-抱)
8.A【A.积--集  结--节 B.屈--曲C.常--长   D.立--力   经--禁 凶凶--汹汹】
9.C(A.“焕”为“涣”;B.“渲”为“宣”;D.“慌”为“荒”)
10.B(A不在-不再 C过逝-过世 D坚忍-坚韧)
11.D(A既—即  B斤---金  C箭---剑)
12、B.(A,捏—蹑;C,祥—详;D,帐—账,滔—涛,符—副)
13.A甘拜下风    B 胁从  融会贯通  装订  委曲求全   C 通牒  大伤元气  气概  如丸走坂   D.凋敝  甜言蜜语  平添  清澈见底          14.D
15.B &nbs



www.deyou8.com
p;  A.莫齿难忘(没)C.既往开来 (继)   D.棉里藏针(绵)
16.B(A、“驰”改为“弛”;C、“竿”改为“杆”;D、“礼义之邦”改为“礼仪之邦”)
17.A(B挑--佻 ,已--以;C避--蔽;D付--敷
参考答案(三)
1.B(A.放虎归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C.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D.吉光片羽:原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
2.D(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多指对未来不好的情况的估计,此处用于已发生的事情,错误。)
3. C、[A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某种思想、作风,习俗或问题难以改变。一般指不好的事。B见仁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见仁见智”与“达成共识”相左。D、“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现多比喻出色的佳人]
4.B  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此处应为“独领风骚”;言过其实―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首鼠两端,犹豫观望,迟疑不决,而不是自相矛盾;“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原意是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里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却把麻雀赶到从林去了,后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
5.D【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A、浅尝辄止:刚入门就不再钻研。属望文生义B、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属色彩不当。C、"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语义表达刚好相反。属不合语境】
6.D(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不心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7.A (B应为递进关系.C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D“阑珊”义为“将近,衰落”)    8 C (A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横。B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的时候,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此处属感情色彩不当。D不虞之誉,"虞"是"猜测""料想"的意思,再在前面加上"没有想到",属多余。)
9.D【A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录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B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作谦辞C"不赞一词"原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D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10.B(“情不自禁”指感情上不能控制自己,这里应用“不由自主”;“按图索骥”指按照一定的线索寻找事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表示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处理问题;“一亩三分地”指自己的工作范围。)
11.C(身无长物:身无分文,十分贫穷,此处符合语境。A、光顾,敬辞,称客人来到,此处主客颠倒。B溢美,过分的夸赞,与“发自内心“不合,D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句中无此意)
12.B(小试牛刀----比喻某人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上施展一下,此处使用对象不对,只能改“首任重担”之类。  津津乐道----形容有滋味、有兴趣地谈论某人某事。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
13.D(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
14.B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15.D(①“空乏”侧重于“缺少”之意,“空泛”则指内容空洞、浮泛、不着边际。②“干涉”指强行过问或制止,“干预”指参与、过问。③“淹没”指(大水)浸没或比喻声音等被掩盖,“湮没”指埋没。)【评注】辨析词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能区分词语的细微差别;二是结合语境准确选用词语。    16.D
17.C(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可改为置若罔闻;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捉襟见肘: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二一添作五:双方平分。)
18.B (侃侃而谈: 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这是名词性短语不能带宾语。)
19.D(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两方面都有责任。不合语境,应该用孤掌难鸣)
20.B(A项“无庸置喙”指不容插嘴;C项“一病不起”指得病后再也没有从床上起来,指病死;D“无独有偶”一般用作贬义,至少不能用于褒义)
参考答案(四)
1.D((A:“完成……数据库”动宾不当,应为“建立……数据库”或在“数据库”后加一个中心词  B:语序数量性定语应在形容词性的定语前——“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C:“他”不知是指“陈凯歌”还是指“胡戈”))      2.B
3. . A[B、什么“是正确的”有歧义。C、语序不当,“分别”放在“秘鲁队”之后。D、“第一台”和“首先”重复累赘]
4.A  B成分残缺,“已”后加“进入”;C句式杂糅;D结构混乱,“共度国庆佳节”应另起一句话,前面加上“与他们”。
5.B【A、成分赘余,"产生的原因"改为"的产生" C、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应先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再"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D、"此"指代不明】
6.B(A成分残缺,应在“教育”后面加上“支出”等内容;C搭配不当,“畅通”后宾语“内容”搭配不当,可在“民意”前加“充实”;D介词“对”使用有误,应删去。)
7.C(A“不符合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与“不合格”语义重复、罗嗦,B“有”、“担纲”句式杂糅,D“所以”为强加因果关系)
8.B (A动宾搭配不当,不能说"开启了里程碑";C语序不当,因为前后两句的主语不一致,"不仅"应移到"国内"之前;D宾语残缺,句末应加上"的目的")
9.C【A成分残缺,应在"状告"后加"于"。B项语序不当D项表意不明,没有说出是月平均,还是年平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最新全国各地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基础题集锦(人教版高三必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