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高二必修)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高二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19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高二必修),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八.【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九.【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



www.deyou8.com
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第四课时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高二必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