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人版高三选修),
1年后,晋成公也去世了,其子即位,是为晋景公。他一执政后,重用奸臣--屠岸贾。公元前597年,晋景公听取屠岸贾谗言,将赵盾的儿子--赵朔逮捕,并且杀害他全家几百口人。惟独一个男婴逃开了这场血腥的屠杀,他就是赵武-----------赵氏孤儿(著名的故事,想必许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18年后,晋厉公时期,赵武诛杀屠岸贾一家,报了这个灭门之仇,赵氏收回失去的封邑和官爵。
自从晋文公称霸后,晋国虽然是霸主,但是日子没有以前一样辉煌了。因为晋侯的权利逐渐落在执政大臣手里。到了公元前572年,晋国总算出了个厉害的国君----晋悼公,他为了想夺回应有的权力,利用群臣之间的矛盾和恩怨,让群臣们自相残杀。可是晋悼公在位时间不长,只有16年。短短的16年并不够用;对于回收权力,这16年不能实现什么。
公元前531年,晋昭公即位。晋国的大权被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氏、中行氏6大家族共同掌握,然而这6大家族互相斗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一国之君的晋侯,手上已经不再掌握兵权和政权。
公元前475年,晋定公去世。这时的6大家族已经被消灭了2家--范氏和中行氏。智氏因权力最大,最为霸道,晋定公册封这个家族为伯爵。智氏也开始向剩下的赵、魏、韩三个家族打起了主意。
公元前453年,智伯联合魏桓子、韩康子一同攻打赵氏。在交战中,赵襄子说服了魏、韩两家,3家合力消灭了智伯后决定相互结盟、共同分晋。赵、魏、韩家三分晋国的权力。
公元前403年,春秋时期结束,接踵而至的是战国时期。周天子被逼承认赵、魏、韩独立,册封他们为诸侯。三家诸侯划分自己的封邑为国土,春秋时期最强大的晋国一夜之间变成一个摇摇欲坠的小国。
三大家族被册封为诸侯的第二年,魏文侯、赵烈侯、韩景侯决定废黜这个傀儡晋国,晋国最后一代国君--晋静公被贬为庶民。
从西周开始,经营了近700年的晋国从此灭亡。赵国、魏国、韩国从此被称为三晋。
秦国
公元前1046年(距离今天3000多年),周武王灭商,一统华夏,建立起新的奴隶制国家。为了巩固周王朝,周武王分封他的兄弟以及功臣,以致中国地图上出现了几百个国家。
有一个人姓嬴,相传黄帝的直系后代的人。他擅长养马。周武王很赏识他的独特才能,于是赐了块叫做秦的土地给他养马。
270年过去了,周幽王被杀,周平王即位后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了东周,史称东周。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这时的中国是最混乱、最动荡的时代。
嬴氏的后代,因为护驾周平王有功,周平王正式分他为诸侯,爵位为伯爵。这个秦国的创始人史称为秦襄公。他一生都在和异民族做对抗。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和犬戎民族的战争中阵亡。他的太子即位,是为秦文公。秦文公在位50年,是春秋时期里挺有作为的一位秦君。公元前753年,他设立了专门记载秦国的史官。并且开始向西周的发源地--岐山进发,收编西周的亡民,大量增加了秦国的人口。
秦文公过后3代,公元前695年,秦国出了内乱。即将即位的秦出子被杀,秦国大乱。秦出子的兄长--秦武公平息内乱,斩杀叛臣后,自立为秦君。
公元前678年,在位17年的秦武公去世,他的二弟继承君位,是为秦德公。秦国经过内乱后开始稳定下来。但是由于国力衰弱,非但不能和东方的齐、晋、卫、鲁、宋、郑等国争高下,反而要应付困扰他们几百年的犬戎民族。面对着如此坎坷的状况,秦国只能附属周边的强国来自保。
秦德公死后,他的太子即位,是为秦宣公。秦宣公死后,他的二弟即位,是为秦成公。由于秦伯并非由西周武王正式分封的诸侯,而且他们继承国君也非绝对的长幼有序。因此,东边的200多个国家没一个看得起秦国的。并且都认为,秦国与犬戎国界相连,交战了几百年,在饮食习性方面都和犬戎一样吃生肉,喝人血。这种偏见存在了整整400多年。
直到公元前659年,秦成公去世,他的三弟即位,是为秦穆公。他是春秋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秦君,他也是一个令他在后代跟相模仿的对象(春秋时,我最钦佩的国君)。
秦穆公在位38年,是春秋时期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秦穆公在位期间以百里奚、蹇叔为相;重修内政,招贤纳士,废除了许多古老迷信的传统,使秦国人口、国力暴增;以孟明视、白已丙为将。
吞并了困扰他们几百年的犬戎民族,并且西进扩张版图(统一宁夏省和甘肃东面),将西戎民族也居为己用,从此秦国不再需要附庸其他国家,甚至可以吞并周围的国家。
公元前645年,韩原之战,秦国的声望开始远飘。这场战争中,秦穆公击败了春秋头号强国---晋国,并且俘虏了晋惠公。秦国的矛头开始东向,秦穆公想穿越函谷关,与东面的国家争高下。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想穿越晋国,进攻郑国。事前,百里奚和蹇叔一致反对。心急如焚的秦穆公顾不了那么多,强行让孟明视、白已丙和西乞术出战。战机已失,秦军回国途中,在崤山被晋襄公偷袭,秦军全军覆没,白已丙和西乞术阵亡,孟明视被俘。从此秦穆公再也无心东进,一心整治占领不久的犬戎之地。
公元前621年,春秋骄雄--秦穆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秦康公。他是春秋秦君里头,比较平庸的一位。因为,该做的都被他父亲做了;不能做的,他自然不会去做,只有老老实实得治理秦国。
过后的秦桓公,与晋厉公结盟,秦晋和好。但是不久,秦桓公背信忘义,联合白狄民族(白狄,即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合力攻晋。
晋国自晋文公后,一直都是霸主。只要牵涉到晋国的战争,都是几十个国家一起动武的。当然,秦桓公负义,引起了许多诸侯国的强烈反应。公元前578年,联军很快击败白狄民族,锋头一转,剑指秦国,秦桓公大败,退守泾河。此后几十年,秦国再也无法东进了。
秦桓公去世后,其子即位为秦景公。秦国一时间都风平浪静,因为晋国和秦国的关系已经很恶化了,两国一战即发。秦景公当然不敢有所妄动。
秦景公去世后,秦哀公即位。在公元前522年,中原发生了大事。春秋的名将--伍子胥全家含冤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出逃吴国,为了日后能报仇血恨,伍子胥鼎力帮助吴公子--阖闾弑君即位,被任命为吴国上大夫,和孙武掌握着吴国兵权。
公元前506年,吴国大军在孙武、伍子胥的指挥下,攻破郢都,驱逐了楚昭王。
“汝能灭楚,吾必兴楚”,对伍子胥说这句话的申包胥,向秦哀公求救兵。但是秦国上至秦君下至朝臣,没一个答应。申包胥在秦宫门口不吃不喝连哭7夜,终于把血也哭出来了。秦哀公为之感动:“发兵10万救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