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谈中国诗(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例如被《诗薮》评为唐诗绝句之冠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又如杜甫之律诗《登高》:
风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因为唐代诗歌语言的自由,白居易的讽喻诗就能毫不惧惮地对封建统治者进行批评。如: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又如: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如何。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再如: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还有杜甫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另外著名的讽喻诗人还有刘禹锡、杜牧等。唐代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封建统治者对诗人没有“文字狱”的迫害,故而唐代诗歌语言得到最大自由的发挥,为唐诗的伟大成就作出贡献,唐诗就这样造就了中国最完美、最健康的文学艺术,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与之比肩。
宋、辽、金、元时代诗歌中突出的有宋词元曲。宋代人生活奢华,诗歌语言不免沾有此风气,而元代乃蒙古人的天下,汉之文化未能大行其道,所以宋辽金元时代的诗歌语言皆好贵族口语,无意中开创了诗歌语言演变的不良源头。如李清照的词: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阳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又如柳永的词:
……
叹来年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
妆楼颙望,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
倚栏干处,
正恁凝愁!
再如白仁甫的曲:
……
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
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
则被他诸般儿雨声相聒噪。
中国诗歌在明清两代遭遇“文字狱”之灾,很多诗人因为诗歌中的一个词语就丢掉性命,故而此时的诗歌语言在诗歌大道上不能健康发展,文人不敢放心发挥诗歌语言自由,乡野村夫俚言俗语不能登大雅之堂。明清都有盛时,却无诗歌语言演变之盛世,此为诗歌语言演变之最大悲哀,为此也不赘述。
民国时期的诗歌语言在混乱局世中演变,搞得诗歌语言也混乱不堪。见洋思齐的思想使中国诗歌语言变了味道,好似是在吃鱼生和奶油的口中吟出,腥膻不已。唐诗构建华美诗歌语言殿堂,就这样被砸碎。闪光的珍珠没有了,洞箫吹出了吉它的声音,中不中,洋不洋,既难以体现传统,也成不了现代,中国诗歌语言在冷宫中哭泣。
当代诗歌语言在现代诗歌语言中汲取的不知是养料还是迷惘,当代诗歌语言或许进入了迷宫,未能找到自已该走的路,正如北岛的《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山路上
一颗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少数民族语言取代了传统汉语成为了现代汉语,西洋语言又侵袭中华,病句则堂而皇之成为了诗歌语言,中国诗歌语言找不到脊梁,似是风中稻穗,只能随风摆挜,这是中国诗歌语言演变三千年后的结局,但愿不是演变的终点。
综观我国诗歌语言演变的轨迹是高开平走,到了唐代达到了“华声”完美的顶峰,然后微跌以致大跌。时至今日,诗国的隆誉,有待我辈复兴!
网址:http://bbs.yinsha.com/show_alltopic.php?gid=27&bid=2008052820300666&size=20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