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谈中国诗》备课参考(人教版高三必修),
(2)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有“转移”和“干涉”两种表现态。转移是指在言语组合中,将词语的语言意义故意或无意地“曲解为另一种意义。干涉则是指一组语言符号同时表示两套互不相干的意见,或者用两套相冲突的概念表达一个特别的意思。
(3)情感郁积的巧妙释放。有“降格”和“升格”两种表现形态。降格是利用语言形式,在心理上降低幽默对象的“等级”“档次”,以产生不谐美。升格则与降格相反,是利用语言形式,在心理上抬高、突出自己或自身群体。(详见瓜田《幽默语言操作》)
2.关于中国的史诗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史诗不仅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术成就,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宝贵信息。一些史诗在形成为文本以前,曾作为口头艺术长期流传。世界上许国家都把本国本民族的史诗视作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
有人认为史诗可分三类:创世史诗,迁徙史诗,英雄史诗。英雄史诗是典型的“史诗”(Epic)。在古希腊,“英雄”(Hero)这个词有三层意思:人半神,悲剧和史诗的“主角”“统治者”。以他们为中心的长篇叙事诗就是“史诗”。
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构宏伟,情节曲折,内涵丰富,都是几十万诗行的鸿篇巨制,可以当之无愧地跻身人类最伟大的史诗之列。
那么,汉族有没有史诗?近年来,人们认为《黑传》(2002年,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出版,填补了汉民族无史诗的空白。《黑暗传》这部神话史诗主要流传在神农架地区,诗中极为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地球形成、人类起源、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融会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众多历史神话、英雄人物事件,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以上参见朝戈金《构筑“中国史诗学”体系》、萧兵《“英雄史诗”答客问》、2002年4月3日生活时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