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三聚五 cuán 释义:三三五五聚在一起。出处:宋·邓椿《画继》卷四每作竹,必乘醉大呼,然后落笔。不可求,或强求之,心诟骂而走。然有愧宅相者,于攒三聚五太拘拘耳。”示例: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栽着一盆单瓣水仙。★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月黑风高
月白风清
月落乌啼
月明星稀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越俎代庖
云泥之别
蝇头微利 释义: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出处:宋·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示例:只为~,抛却鸳被良缘。★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蝇营狗苟
引而不发
隐晦曲折
四、诗歌意象归类识记
◆思乡类意象—月亮鸿雁
1.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2
3.
4、捣衣
5、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双鲤、鲤鱼、鲤素——传递书信,信、音讯。尺素:、札、书札——信。
五、诗文天天背——先秦名言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
19、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23、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6、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周)
2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周)
2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3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3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3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33、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
3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35、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
36、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
3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4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41、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左传)
4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44、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左传)
4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
47、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48、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传)
49、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