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第六单元 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第1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第六单元 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第1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09-02 15:16:48    浏览次数: 661次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六单元 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第1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朱常洛有个各号选侍级别的妃子李氏,曾抚养过皇长子,由于当时曾有意将选侍提升为贵妃称号,常洛死后,李选侍便居中乾清宫,挟皇子以自重。当时在朝中号称名臣杨涟、左光斗等坚持要选侍移出乾清宫。这件事又引起朝臣党派的斗争,明史中称为移宫案。在早些时候,有一名叫张差男子持杖大闹慈庆宫,称为梃击案,合称为明皇宫中三大案。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去祭先祖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在坤宁宫的东西两侧,分别是众妃嫔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众皇子则居住在乾清宫东西两侧的宫殿里。清代的“宝玺”(印章)也收藏在这里。在后三宫东西庑,还有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南庑有皇子读书的上书房,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以及管理宫廷日常生活的处所。
清雍正以后皇帝的寝宫移到乾清宫西边的养心殿,乾清宫只用于皇帝平时召见大臣。坤宁宫也只在皇帝大婚那两天使用,平时多用做敬神的场所。康熙皇帝出生在东边的景仁宫,乾隆和道光也在那里度过了他们的皇子时代。晚清时的慈禧太后之所以被称为“西太后”,是因为她在入宫时曾居住在西边的储秀宫,并在那里生下同治皇帝。
宫殿建筑功能上的要求都是强调独夫之尊,显示封建统治权的威力。总是以天地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为象征。如乾清象天,坤宁象地,日精象日,月华象月。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年兴建安徽凤阳中都时,曾将宫城之左一小山称为日精山,其右一小山名为月华山。北京宫城左右无山,遂在宫中置日精、月华二门,以象征性地模仿祖制。据载,元大都宫殿正朝左右有日精六、月华门,明代凤阳中都的日精门、月华二山之名或即仿元大都之名。
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在东西六宫的后面各有四合院的五所建筑。东六宫后的叫乾东五所,西六宫后的叫乾西五所。这两组建筑是众多的皇子居住的地方。把这些房子象征天上的众星,这些象征日月星辰对称建筑组合,一齐来拱卫围绕着象征天地的乾清宫、坤宁宫。
   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叠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收藏文物100万件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的创造,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紫禁城里每一块砖瓦,每一座殿宇,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也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丛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不知又有多少采石和运石民工在采运过程中就此伤残和丧生。
故宫大事记
* 1416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 1440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 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
*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溥仪。
*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
* 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
* 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
* 1949年1月,北平稳定后,故宫得到了修养。
* 五六十年代,陆续有人提出故宫改建计划,后因种种原因搁置。
*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20xx年, 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
 故宫,作为东方宫殿建筑的代表、世界宫殿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它蕴涵了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被誉为“东方文明的光环”、“人类文明的瑰宝”。 l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故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故宫的官方名称是“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但在欧美国家出版的旅游小册子里,通常都称其为“紫禁城”(The Forbidden City),并附加说明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家驻地。世界上大多数曾经来过或想来故宫的游客,他们要看的,是那个在好莱坞巨片《末代皇帝》中闪耀着神秘色彩的巨型皇家宫殿,他们想体验的,是东方帝制时代的壮美与恢宏,而不仅仅是要参观故宫内陈设的国家级文物。

文章
www.deyou8.com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