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新课标理念下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策略

    11-14 22:52:05    浏览次数: 833次    栏目: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标签: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新课标理念下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策略,

www.deyou8.com
比如,有的教师在上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这样一段反思:“………我今天上完《凸透镜成像》这节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教材的安排是讲完《透镜》之后,再讲《生活中的透镜》,最后才讲《凸透镜成像规律》。考虑到讲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知识都要用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因此,我在讲完《透镜》后,直接先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然后再讲《生活中的透镜》,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一些。二是处理好探究与知识落实的结合。探究实验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手段。本节课的关键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得出,在实验结束得出实验数据之后,关键是对数据的处理,我在讲课时领着学生将实验数据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之处,一部分是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第三部分是放在焦点之内,并且把实验数据结合着成像进行讲解,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实,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展基于blog的校本研修,以blog为平台的研究型教师培训,搭建起了网络环境下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知识管理的平台,开展基于blog的校本研修,让教育博客引领我们成为反思型教师,更有助于提升师生生命成长的意义。这一活动转变了教师的心智模式,培养了教师进行系统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升华了师生生命成长的意义。你会发现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变得更精彩。

附:[案例] 跟着女儿学物理←点击浏览

策略六: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与个人发展的规划

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终生、整体的、全面、个别而持续的喧哗过程。它涉及到个人的、组织的、外在环境等诸多因素。有效整合各种因素,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道路将更为顺畅,成长的机会将更大。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应注意以下几点:充分认识自我并评估时间与空间环境;分析相关资料,审视发展机会;确立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按目标逐步执行;评价发展计划。

策略七:积极引导教师撰写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

教育叙事就是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涵的理念进行研究。对于教育科研来说,这些从教师自身实践衍发的案例、思考和经验具有专业理论研究无可比拟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情境性。这些鲜活的案例胜过任何枯燥的理论和说教,是促进教师成长、丰富自我的宝贵资源。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善于累积,把观察和经历的教育故事、教育问题用教育叙事或教育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有助于教师的专业的反思能力的提高。

www.deyou8.com
教师尤其是教师群体在撰写案例时,可以遵循下列阶段。

(1)首先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性的案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

(2)对这个或几个案例,进行写作形式上的分析。

在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接下来可以从写作者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下:这些案例读起来怎么样?你理解了他要表达的内容吗?从撰写者的角度看,内容表达得清晰吗?案例中描写的细节细致吗?案例中包括了哪些组成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3)运用头脑风暴法,要求每位教师说出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中曾遇到过的疑难或两难问题。

在这其中,尤其对那些两难问题要予以特别关注。问题意识或者说问题的提出,是案例形成的第一步,它给案例提供了一个基点和着眼点。

(4)把所有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成不同范畴。

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免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合,问题与问题之间也缺少一定的逻辑顺序,因而,把相似的问题归并在一起,把性质相近的问题汇总成一个类别,使问题本身变得眉目清晰就尤为必要了。

(5)教师分头撰写案例初稿,篇幅限定在2000字左右。

教师在头脑风暴中提到的各个不相同的论题,经过归并后有了一定的逻辑结构。接下来可以让每个教师或几个教师围绕自己曾经提出的论题撰写案例初稿。初稿的篇幅不必太长,可限定在2000字左右。在写作时,一要考虑界定的问题是否清晰,二要考虑表达方式是否得当。

(6)举行案例会议,就所写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讨论。

举行案例会议讨论可以有这样两种形式,一种是3-4位教师围绕一位教师写的案例进行讨论,另一种是3-4位教师同时展示自己的案例,围绕这3-4个案例进行讨论。这样一个阶段有些类似于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教师对教学所做的这样的评论,也就为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档案。

参考文献:

[1] 廖伯琴主编:《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物理》,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 廖伯琴、张大昌主编:《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阎金铎主编:《物理课程论》,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杨卫国: 初中物理反思教学点滴谈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