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2017福建省质检作文“微笑”自问自答(人教版高三),
启示:可以品读易中天的《读城记》一书,了解其中的一座文化城市(注:厦门市除外,因它属于福建省,容易泄露考生信息),读懂这座城市的文化内蕴,并试着选择角度,通过转换运用到作文中去。
(二)听听那微笑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来万事东流水,笑看倩影旦夕间。眼波间辗转流年,任凭愁上心头,泪过嘴角。女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枚棋子,摆布于男人的政治之中,以求一席之地。她们的笑,能让人撕心裂肺。
女人的微笑,有时很淡然,有时却震人心魄。如范蠡在苎萝溪边走,遇到了粉黛不施却美艳到逼人的夷光。
遥记得大漠中那个女子,由宫女成了公主,一夜间全变了。在“孤烟直”“落日圆”的大漠中穿行,卸下了那汉人的容颜,去接受风沙的侵蚀。这样一个女子,在初见单于前,定已在心中与皇帝会心一笑,然而那是苦笑,黯然的笑在心底挣扎与嘶喊。微笑背后是服下毒药呕哑之声,谁也听不到。
开放的盛唐,有女子低吟“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斟一旧醅,一饮而尽,鱼幼薇在为人作诗的过程中却没想过自己的命运。当她的好徒儿绿翘叠声轻唤鱼幼薇的男人时,女人的妒火迅速点燃,一口气了结了他们的性命。这女人轻轻地“哼”了一声,嘴角掠过微笑。这微笑,凶残,冷酷,自私。只有那两具死尸听得那份微笑,听得“难得有情郎”的嘲讽。
最难忘却的是年幼的媚娘,在失宠后的不经世事,让人难以想象她后来会成为盛世的女皇帝。徐才人的话,让她明白“以色事君者短,以才事君者久”的真理。在她谢过徐才人的提点时的微笑中,无数的希望纷至沓来,你听,像无数的花苞绽开,“嗞嗞”地迸发出生命的光彩。
微笑,是女子情不外泄、才不外露的表象。其实,她们可以望穿秋水,看透生死。透过张爱玲斜仰四十五度仰看的微笑,我们可以读到女人从心底睥睨着人世间浑浊俗物的清高。
女子,是历史车轮辗过的泥土,是男人手心中翻覆的一颗珠子。但她们无数的“宜室宜家”的微笑背后,是男人无法触及的领地,是一种独立于生命个体的或欢喜,或悲伤,或哀愁的诗歌。男人们则如好事之徒,“家家争唱流水词”,可“纳兰心事几人知”,历史上女子的微笑,有几个人能真正读得懂?
历史啊,请你公平地看待女子的微笑,看穿她们的心底,听听她们浅浅的哀伤。不是每一女子都应该“宜室宜家”,她们心底同样可以有一颗叛逆、炽热的心等待历史去聆听与赞礼。
点评:《听听那微笑》是一篇专门评述女人微笑的文化散文。在作者笔下,粉黛不施却美艳到逼人的夷光(西施的名),其微笑令情人范蠡心魄震动;低吟“难得有情郎”却让妒火烧人的鱼幼薇,其微笑是服下毒药呕哑之声,凶残,冷酷,自私;受徐才人指点的武媚娘,其微笑给她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使她最终成为盛世的女皇帝;而透过张爱玲斜仰四十五度仰看的微笑,可以读到女人从心底睥睨着人世间浑浊俗物的清高。通过对历史上数位女子微笑的回顾及评析,作者引导人们去思考女性的微笑背后所蕴藏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呼唤人们“公平地看待女子的微笑,看穿她们的心底,听听她们浅浅的哀伤”。文章形散而神聚,颇有文化气息,且发人深思。
启示:可以品读一本人物传记或一篇人物评传文章,了解一个(或一类)颇有文化的历史人物,读懂这个(或这类)人物的文化内蕴,并试着选择角度,通过转换运用到作文中去。
第四问:能写李白“仰天微笑出门去”吗?
答:不能。考生这样窜改诗句,显然是为了作文“切题”的需要。可是,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时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当时的心态是何等的得意和自负,哪能把它改为“微笑”!
第五问:能写董存瑞“面带微笑地”舍身炸碉堡吗?
答: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的表情怎样,实在不好考证;但考生为了作文“扣题”的需要,在英雄董存瑞的脸上贴上了“微笑”的标签,则是应该警惕的。否则,写作文就太简单了,只要能贴标签就行了,比如写《季节》,就说“董存瑞为了他心中的‘季节’而舍身炸碉堡”;写《留一点空白》,就说“董存瑞为了给历史‘留一点空白’而舍身炸碉堡”……
第六问:司马迁受宫刑与屈原投江,也“面带微笑”吗?
答:实际上不可能。即便他们“面带微笑”,可每年有那么多考生要让这两位历史名人受宫刑或投江,阅卷老师怎么微笑得起来!
第七问:给历史人物披上“微笑”这张皮,就可完事了吗?
答:当然不可。如《苏轼的微笑》一文,用大量的篇幅来写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中如何突围,在黄州赤壁写了什么文章,仅在结尾点题,说这是苏东坡在“对逆境微笑”,“对历史微笑”,这实际上是严重偏题。与此相类似的,如《决心绽放微笑》《机遇对我微笑》《责任心在微笑》等作文,大谈决心、机遇、责任心的重要性,而没有把重心放在“微笑”上。
第八问:写“中国传统节日在微笑”,行吗?
答:省单科质检时,作文题是《过节》,要求写记叙文,记述自己如何过传统节日。本次省质检,仍然有考生选择传统节日这个题材,说“中国传统节日在微笑”。这有套题的嫌疑,应尽量避免。
第九问:写“印花布的微笑”,行吗?
答:绝对不行!本次省质检语文卷的文学作品阅读材料题目是《印花布的花样年华》,有些考生就地取材,把它的许多文句摘抄到作文中,这是非常恶劣的文风。去年我省高考作文,就有不少考生把试卷中的文学作品《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一文中的优美句子,摘抄到作文《季节》中,被判为抄袭,得了极低的分数。这种教训应当吸取。
第十问:省质检作文与高考作文命题有密切关系吗?
答:通过省质检作文考试,考生可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多方面得到训练,这与高考作文的检测目标相一致。但省质检作文与高考作文命题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不同。以近三年福建省质检与高考为例,2005年省质检作文话题是“6句名言”,当年高考却是看图作文“星与圆”;2006年省质检作文标题是《读“铁”》,当年高考却是三选一的作文话题:①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②戈多今天已经来了;③留一点空白。2007年省质检作文题是《我忧我思》,当年高考作文题是《季节》。因此,不能以省质检作文来预测高考作文的命题,更不能靠背诵省质检的优秀作文来应对高考。去年我省高考,就有考生把《我忧我思》的范文,改头换面一下,变成一篇关于“季节”的“我忧我思”的文章,被判定为套题,得了很低的分数。这种教训也应当吸取。
正确的做法是,以《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写作板块的说明为依据,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进行系统的复习和训练,以全面提高考生的写作能力。
(电子邮箱:chenfh15181@126.com)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