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解读指误
12-19 03:38:42 浏览次数:
726次 栏目: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白杨礼赞》解读指误,
《白杨礼赞》解读指误
邵阳市第十三中学 唐建军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 上册)教师用书里所附《白杨礼赞》一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白 / 环境之美
/
杨 不平凡 —— 形神之美
\
树 \ 象征之美
这个看似简洁明了的板书表明了对《白杨礼赞》这一文本的误读。
毫无疑问,《白杨礼赞》这一文本之所以“赞美白杨树”,是因为“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那么,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说表现在它的“形神之美”和“象征之美”我都赞同。但说表现在它的“环境之美”,我觉得就是想当然了!为什么呢?
还是让我们读着文本,随茅盾先生乘着奔驰的汽车来感受一下:你看,扑入我们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还有“一轮一轮的绿波”......多么辽阔,又富有动感!这样的环境,美不美呢?美呀!我也这么觉着:既“‘雄壮’”又“‘伟大’”!可是,茅盾先生行文至此并没有打住呀!还有后文呢:当我们看着这美境时,眼睛会“有点倦怠”,并且心头会“潜滋暗长”出“‘单调’”,至少会有那么一丁点儿“‘单调’”。可见,这环境美是美,但多多少少给人一点儿美中不足之感!遗憾不?遗憾!以致我们一个个都“恹恹欲睡”了!这时,茅盾先生因为看到了那么“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白杨树,便从“恹恹欲睡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了!换句话说,正是这白杨树的出现和作为驱走了倦怠感,打破了单调感!可见,“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想,茅盾先生那“惊奇地叫了一声”正是他因此而高涨的情绪的自然流露,以至文末他郑重宣告“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由此看来,对于这部分文本的正确解读应该是: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它“使环境(或土地、或国度)更美,使人振奋”,而不是在“环境之美”。只有这样解读,才合乎情理。如果说因为白杨树生长在美的环境里,它就“不平凡”了,我们就赞美它,那么,沿着这样的逻辑,我们自然就会得出诸如此类的推论:当年,那些撇开抗日,只谈“风月”的人,甚至汉奸,同样生活在中国这块美的土地上,我们也要加以赞美。如今,那些贪官,贩毒者,登上黄山乱扔垃圾者,周克华之类,......也生活在这美的国度,我们也去赞美。不荒唐吗?相反,像雷锋,孔繁森,等等,他们为社会、为人群做出了贡献,才显得不平凡,才得到我们的赞美!
所以,白杨树使环境更美了,才显得不平凡,才会被赞美。那白杨树为什么能使环境更美呢?因为它有那样的“形神之美”。正因为有这种“形神之美”,它才有那样的“象征之美”。可见,《白杨礼赞》的逻辑是环环相扣,非常严密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误读逻辑这么严密的文本呢?
我想,最初误读的人也许是忽略了对文本第二自然段中“然而”以后的内容和第三自然段的解读,结果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而后来误读的人可能是放弃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以致以讹传讹。其实无论是断章取义,还是以讹传讹,其实质是忽视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这恐怕与只重视抓所谓的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的教法教风不无关系。我曾听过好些这个文本的示范课,都这么教:对第五和第七自然段津津乐道,而对其他段落则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同样我所见过(不知是不是我孤陋寡闻?)的教辅资料,没有不是这样误读的。
该教师用书(2010年8月第4版 2011年5月第9次印刷)第8页说:“这环境如此雄壮、伟大,那么生长在这雄壮、伟大之中的白杨树,也定是不平凡。”这话中的“定”字下得多么武断!按照这样的逻辑,如果你听到我说:北京是座美丽的城市,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城市中的贪官、小偷,定是高尚的。难道你不会说我发神经吗?同时,这也让我想起了文革时期的话语风格:他出生贫农,定然是革命的;你这个黑五类的狗崽子,绝不会安什么好心。至于该页接着所说:高原的雄壮伟大和恹恹欲睡的情绪“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这样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我想说的是:雷锋的不平凡,不是由他生活的环境(包括人们的情绪)决定的,而是由他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行为成就的!换句话说,白杨树的不平凡与环境和情绪无关!
所以,我总想,时代进步到如今,这样的遗风该遭到清算了!如果我们让这种遗风继续保持下去,在解读文本时,总是按照某种观念去推定或者违背了常情常理却浑然不知,那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就无法前进!
改定于2012.09.12
附:尊敬的读者:若赞同我的看法,望告知。我的联系方式:symastjj@sina.com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