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小杨,大学二年级男生,不太爱说话,但是尚喜欢思考。来找我咨询的时候自我描述是“百无聊赖,毫无激情”。他的专业是与计算机和管理都有关的跨学科专业,优点是什么都了解一些,缺点是没有一样可以达到精通。他平时比较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大多是和后勤有关的任务,认为自己比较适合做一些行政工作。但是,他又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感兴趣做办公室的事情。“我知道就业的紧迫,我也知道自己应该振作,但是我真的没有目标,因为我不知道我究竟适合做什么?”
分析:
“我也不知道我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这句话在职业规划中屡见不鲜,不只是大学生,许多工作多年有着丰富职业经验人士也有困惑。
我先和小杨聊起了他的兴趣,他说自己的兴趣不多,偶尔会去踢踢足球。谈起他在足球场上的角色,他说“我通常是后卫”,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决定的,后来就一直延续下去。他自己对做后卫的感觉还可以,但有时候也希望能够当一回前锋。
我们又聊起了小杨所学的课程,他说自己对数学还比较感兴趣,而对计算机相关的学科学习起来比较费力,不喜欢,也不够专业。小杨说他当初报的专业并非是现在的专业,而是管理类的。但是由于成绩问题,他被调剂到这里,所以很失落。他认为以后从事企业方面的工作才是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在所学的管理根本不能满足他的期待。
问起小杨的课外活动,他说,自己参加的是职业发展方面的团体,做的也是后勤、联络的工作。之所以参加这样的团体是希望自己在专业之外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而且,职业发展本身就是他关心也担心的问题,参加这个社团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机会。目前在社团中,他也在争取一些走在前面的机会,比如主动去做一些企业的见面活动,让自己可以和更多的校外人士接触。
从和小杨的交谈中,感觉到他对企业、管理充满了向往,并且也在不断地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他有许多积极的行动,但是行动的结果却不完全符合他的初衷。
从我的观察里看,这不只是个能力不够的问题,还有小杨本身的性格问题,他对别人的看法比较敏感,对自己也不够自信。而且他对许多事情的要求比较高,有追求完美的倾向。这就形成了他做事谨慎、犹豫、怕错的基调。
我为小杨做了职业兴趣的测试,发现他的确在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兴趣,同时,发现他在常规方面的兴趣也比较突出。测评解释说这样类型的人适合做常规性的管理工作,如:办公室负责人、大堂经理、领班等。
“我总觉得冲在前面才有价值。”小杨说。原来,小杨从小到大一直是好学生,是许多父母指给孩子的榜样。走在前面已经成为他给自己定位的标准了。
但是,如果一个人处于不适合自己的位置,再靠前,内心也不舒服啊!要知道我们工作激情的发源地是自己的职业兴趣。小杨连连点头,说他就是这样的感觉。那次踢前锋的经验给了他非常大的打击。看来,要给自己定位,不能只考虑别人的眼光,还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小杨高兴地走了,因为他终于可以承认自己对常规管理工作的喜爱和适合,他决定回去再对此做进一步的探索,好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了解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但是我们周围的环境、时代的推崇、社会的期待却常常让我们无法与自己内心的倾向达成一致。这个时候,我们常常是慌乱的,对自己感到失望,对未来也丧失信心。因此,对自己进行探索就变得十分迫切。了解自己职业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也许你可以试着从下面几个简单的问题开始:
我的爱好有哪些?我怎样度过自己的业余生活?
在学习过的科目中,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因为什么?
什么事情,我做起来不知道疲倦?
如果不考虑钱、评价等其他的因素,但从内心愿望的角度出发,你希望自己这一辈子从事怎样的工作?
仔细地询问,认真地回答,相信在这一问一答中,你会慢慢接近自己的心灵,感受到自己内在的渴望。确定职业方向,寻找职业激情,让我们从真正认识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