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教案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06-21 16:42:40    浏览次数: 449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案

标签: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http://www.deyou8.com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 装入瓶中
3、 贴上标签
 
种子名称 凤仙花
采集时间
制作人
制作时间
 
4、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第五课 凤仙花的一生
【教学目标】
1、  组织学生亲历了播下一粒种子长出一株植物结出多粒种子这个过程,认识一粒种子长出多粒种子,较好地理解植物“繁殖”的意义。
2、 整理记录资料,形成新的认识。知道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植株特点、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初步学会用事实、数据进行说明。
3、 引领学生用观察凤仙花的经验,观察周围的各种植物。
【教学准备】:
生长阶段的凤仙花植物图、长着果实的凤仙花植株。
【教学过程】:
一、估算种子的活动。
1、谈话:轻轻捏一颗已经成熟的凤仙花果实,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2、根据各组种的凤仙花分组进行整理、分析。
数一数这个果实里有多少粒种子。数一数花苗上已经开裂了的果实、已经接近成熟的果实和将要长成的果实,共有多少个。推算由一粒种子长出了多少粒种子。
3、要求学生回家对自己的凤仙花作估算,并记入科学文件夹。
二、整理、分析事实、数据。
1、提问:凤仙花的生长经历了哪些过程?
2、分组讨论。
3、 集体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小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4、 明确了生长过程,再按记录的日期计算天数。(告诉学生4、5、6月份的天数,由学生计算。)
5、 画折线图,分析数据。
A、教师介绍画折线图的方法:1)对照高度标尺,在竖线上用粗线画出各周苗的高度。
2)用红线把各周苗的高度线连接起来。
B、学生绘制折线图。(根据记录结果)。
C、分析数据:1)凤仙花哪一段时间生长的最快?
2)长出花蕾以后不再长高与什么有关?
6、小结凤仙花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
三、学生阅读“阅读与拓展”。
1、学生阅读。
2、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共同讨论。
四、  思考:我们是怎样认识凤仙花的,是怎样获得这些科学知识的?
五、 课外活动:用观察凤仙花的方法,观察周围的植物。
 
 
二单元                              
 
第六课  蚕宝宝出生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
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
1、师生谈话
(1)、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2)、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
(3)、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2、认识蚕卵。
(1)、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3)、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3、认识蚁蚕
(1)、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2)、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
(3)、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4)、用语言描述蚁蚕。
(5)、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
1、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2、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第七课 可爱的蚕宝宝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观察记录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
(2)实验: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
(3)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4)了解蚕吐丝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
(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6)观察蚕蛾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7)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8)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9)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2、归纳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2)小结
三、布置作业
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
 
 
 
第八课 蚕宝宝建新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吐丝前蚕的特点
2、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学重难点】:
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学生收集种桑、养蚕、吐丝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在吃食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讨论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再吃食物了,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2、讨论小结
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结茧了。
3、为蚕宝宝建新房
自己动手,用麦草、稻草或其他东西为蚕搭一个小架子,以便蚕在那里结茧。
4、讨论
蚕宝宝住进“新房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
5、观察蚕茧
用剪刀剪开茧壳看一看,蚕在茧里变成了蛹。
6、观察蛹并做好记录
蛹的形状     蛹的颜色     蛹与蚕宝宝的区别
三、巩固总结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蚕的一生
 
第九课 蚕蛹变成了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讨论蚕一生的变化;
2、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2、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