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带 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 四季变化情况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2每组选出代表,用自己的画描述每一带的特点,看谁表达的最好。
3 利用地图或地球仪确定中国位于哪一带?
(大部分在北温带,有小部分热带,没有寒带)
4 你认为我们当地所在的热量带有什么优越性?(畅所欲言)
课堂小结:
在图中填注五带名称、界线、及主要地理现象。
巩固运用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比较的项目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在图上表示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地理意义
三、地球的五带
五带 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 四季变化情况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第三节 地图 教案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3.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4. 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5.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6.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与方法:
1. 在读图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掌握地图运用的方法,认识地图的重要性。
2.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 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图运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结合生活,学习有用的地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3.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教学难点:
1.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合作学习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
导入:如果画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你打算画出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大门、操场、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会议室、礼堂等)?请两位同学上来,试着简单的画一下。(学生活动)
根据学生画图情况引出地图的三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
1. 比例尺
出示问题,自主学习:
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
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 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 (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
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活动 一 读台湾岛地图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3)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
活动展示:小组互助进行比例尺公式的灵活运用。
活动二
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P23"中国地图"和" 北京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学生活动)1.请阅读P23"做一做"并填下表:
问题 答案
中国地图 北京地图
两幅图表示的范围哪个大?哪个小?
两幅图所表示的广州的地理事物,哪幅图详细?哪幅图简单?
两幅图的比例尺哪个大?哪个小?
活动展示: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①、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②、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课堂小结:
巩固运用略
第二课
复习导入
地图的三要素?
2.从地图上确定方向。
(1)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2)教师出示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例如世界图、中国图、北京市区图等,让学生思考应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3)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在不同类型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可以从已学过的地球仪上的方向辨别入手,让学生复习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了解在地图上同样可以用经纬线确定方向。这种方法适用于小比例尺的地图,而大比例尺地图的经纬差比较小,这类地图往往没有经纬线。这时就要遵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则。还有的地图标有“指向标”, “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一般是指北。
某村平面图
想一想 看右图中公路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点拨归纳 在组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评价后,教师指出: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箭头指示的北方,再确定其他方向。并以辨别图中公路方向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例,点击鼠标,在原图上加上虚线,指导学生学会用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这样就能很快辨别出公路的方向发生的变化:从左向右公路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然后转向正东方向延伸。
读图回答 展示“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读图回答:
①A在D的什么方向?
②D在C的什么方向?
③B在D的什么方向?
点拨归纳 在学生议论回答后,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一说自己的解答思路。然后教师进行点拨归纳: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并具体说明在经纬线为平行直线图上确定方向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步,根据经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辨别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北纬还是南纬。即经度数值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东大东经),向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西大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北大北纬),向南逐渐增大的为南纬(南大南纬)。
第二步,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①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之分,没有东西方向之别。如图中:A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南正北方向,即A在D的北方,D在A的南方。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向北极方向为北——A,向南极方向为南——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