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06-21 16:06:33    浏览次数: 193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章 www.deyou8.com

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测试
一、 选择题
1.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2.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的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3.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
         
陕西省关中产棉区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         庆祝公私合营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
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4.右图是漫画《摘棉花》。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5.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份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年份 经济成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l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6.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从中可以看出(    )
修改方案提出时间 粮食产量(亿斤) 棉花产量(万担) 钢铁产量(万吨)
1955年夏(第一方案) 4600 4300 1100
1956年初(第二方案) 6400 7000 1500
1956年夏(第三方案) 5000 4800 1050—1200
    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    B.只有第一个方案是可行的
    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    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
7. 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         D.《我是公社小社员》
8.右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
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
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

9.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
10.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场争论的意义太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11.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场争论的意义太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12.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文革”以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    )
 A.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B.以乡镇人政府代替人民公社
 C.直接选举农村基屋干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在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创办乡镇企业
C.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14.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见右图)。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
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下列两幅图表明,20多年以来,深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原因是      (    )
                                    
 


            70年代末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
 A.引进先进技术    
B.对外开放
 C.英国向世界各地传播其生产方式  
D.推动了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16.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探索有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二者是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始终注意反地“左”倾错误思想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
    ①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④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