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

    06-21 16:05:36    浏览次数: 884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

(2)内线:其他解放区转入反攻。
华北聂荣臻两区连片;东北林、罗迫敌孤守;西北彭、贺收复延安。
5.意义:
(1)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2)是蒋介石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3)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三)战略决战的胜利
1.决战时机成熟:
(1)时间:1948年秋    (解放战争第三年)
(2)形势: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兵力、士气、民心),国民党军队兵力不足,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要地。
2.辽沈战役:
(1)首战选择东北战场的原因:
①东北战场兵力对比解放军占优势;          ②东北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
③对东北地区是撤是守,国民政府举棋不定;  ④首战东北可粉碎敌人战略收缩企图;⑤东北决战结束后可配合华北、华东作战;   ⑥可用东北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2)战术:“关门打狗”
1948年9月12日至1948年11月2日,西进廖耀湘,锦州范汉杰,长春曾泽生、郑洞国,57天47万,消灭新一军、新六军两支王牌,国民党军变成290万,我军300万。
3.淮海战役:中原、华东配合;1948年11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战术:“临机处置一切”、“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特点:规模大、地位高、协调好、战术好)
刘、陈、邓为常委,邓为书记。三大妙笔:拖住白崇禧(敌人对刘伯承三怕:进关、过江、入川);截断徐蚌线;攻占宿县(十字架)。“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张克侠三个师2.3万人起义。  黄百韬(碾庄,“碾稻谷”);黄维(双堆集,“堆米维生”);杜聿明(陈官庄,“盛(陈)来装进肚(杜)”)。消灭第五军、第十八军两支王牌。65天55万。
4.平津战役:东北、华北配合;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战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和平改编”
天津陈长捷顽抗;北平傅作义和解(女儿傅冬菊)。   63天消灭和改编52万。
5.三大决战的意义: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6.大决战胜利原因(1)中共中央决策正确;(2)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3)解放区人民大力支援;(4)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革命群众贡献力量。总之,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
1.七届二中全会:
(1)背景: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
(2)时间、地点:1949年3月,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中共中央所在地迁移: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3)内容:
①转移工作重心(乡村——城市);    ②提出全胜方针;
③规定党的任务(农变工,新变社);  ④警惕“糖衣炮弹”(两个“务必”)。
(4)意义: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国共双方意图:
(1)国民党:蒋介石假“求和”(作缓兵之计);李宗仁愿“和谈”(想划江而治)。
(2)共产党:发表时局声明,揭穿蒋的阴谋,提出谈判条件。
3.北平谈判:
(1)时间:1949年4月      (2)双方首席代表:周恩来、张治中
(3)内容: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4)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假和谈骗局彻底揭穿。
4.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1)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江苏江阴——江西湖口,合肥为总前委所在地。
(2)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国民政府覆灭,1927年至1949年在中国的统治结束。
(3)向全国进军
补充: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1.迅速取胜:不到三年,1946年7月——1949年4月
2.国民党方面:(四“心”)
(1)政治孤立失民心;     (于子三事件;朱自清拒吃美国救济粮)
(2)士气低落无战心;     (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
(3)统治腐败太黑心;     (“接收”变“劫收”;物价在飞涨)
(4)内外交困大离心。     (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3.共产党方面:(胜利的主要原因;革命的基本经验)
(1)党的领导是核心;           (2)理论指导是灵魂;
(3)革命道路是方向;           (4)人民军队是中坚;
(5)统一战线是保障;           (6)群众支持是基础。
归纳: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唯一选择)
(1)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            (被粉碎)
(2)农民阶级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失败了)
(3)地主阶级企图苟延残喘;              (破产了)
(4)资产阶级学西方(技术—制度—观念); (不彻底)
(5)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维持半殖半封局面;  (垮台了)
(6)无产阶级学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成功了)

【要点透析】
1.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
(1)蒋介石提出谈判的主要原因,是争取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国内外舆论。其真实意图是:一方面,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可宣传共产党无和平诚意,把内战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另一方面,如果毛泽东去了,就可利用机会准备内战,并诱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实现他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的独裁目的。
(2)中国共产党派代表赴重庆谈判的原因,是响应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一方面,从捍卫人民的利益出发,尽一切可能制止内战,努力寻求和平、民主、团结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和谈不成,也要以真和谈来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共和平的诚意,以利于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争取那些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的中间力量。
2.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1)国民党(当时指蒋介石集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
(2)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决心要实现民族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3)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
(4)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5)虽有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方面是假和谈、真内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十分的和谈诚意,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的准备。
(6)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大气候,美国奉行杜鲁门主义——支持有共产党国家的反动政治力量消灭本国共产党。所以,美蒋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3.三大战役各自的特点及战略决战胜利的原因
(1)三大战役各自的特点: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平津战役采取“分割包围,就地歼灭”的方针,围敌于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等地,切断敌西窜的去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2)战略决战胜利的原因: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决策;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解放区人民大力支援;国统区革命群众开展地下斗争。总之,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三大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

【真题再现】(20xx年高考全国各省市对解放战争部分均未出题)
1.(20xx四川Ⅰ卷文综20)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B.实行土地公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
【答案】C
【解析】A项抗日根据地土地措施,B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项建国初土地改革。
2.(20xx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0)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B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