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06-21 16:03:15 浏览次数:
796次 栏目:
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文 章来
源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和危机
1、天主教地位:支配地位,大一统神权统治。
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
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
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2、宗教“异端”思想
含义: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蔑称
实质:市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矛头:天主教会
手段:利用宗教思想“异端”
表现:12世纪法国纯洁派 14~15世纪英国人威克里夫 捷克人胡司思想及胡司战争
影响:打击了天主教神权统治 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3、西欧向近代过渡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发展;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会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作用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
日益集权的英 国 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
(2)内容
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历史作用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四、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文 章来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