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开元盛世
[课标内容]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开元盛世;曲辕犁和筒车;唐都长安。
①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①了解武则天由后妃到皇帝的历史过程及其政绩,认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价武则天。
②通过对唐太过、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的综合分析,说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及其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武则天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
②唐玄宗在贞观之治和武则天业绩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③唐都长安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引导学生认识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开元盛世
二、难点
如何评价武则天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探究法
[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教师指出:649年,唐太宗死后,贞观之治的局面如何发展?唐朝的国势走向如何?接着,教师板书课题。
一、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掌权和称帝
2、“贞观遗风”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的政绩
2、开元盛世
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4、唐都长安
[小结]
通过小结,简要介绍唐朝从建国、强盛到衰亡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对唐朝的历史有大致了解。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第3课 开元盛世
1、( )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是废唐中宗而自立皇帝,改国号为( )。
2、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玄宗( )期,史称“ ”。
3、描绘“开元盛世”的基本情况: 。
4、唐朝改进的生产工具,主要有( )和( )。
5、负有盛名的“唐三彩”产于( )。
6、唐都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著名的( ),人口达( )万。
7、写出诗人杜甫称颂“开元盛世”的诗: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课标内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唐朝疆域的四至;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①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②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②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③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
④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二、难点
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
[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