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将在资源税与消费税两个方向进行税制改革,制定完善促进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有专家将之称为“绿色税收”政策。西安交通大学李香菊教授表示,“绿色税收”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严格限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并将其纳入消费税征收范畴等(据11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
一次性物品对资源消耗非常巨大,同时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这是现在逐渐形成的一个社会共识。而记者近日发现一些不法厂商用劣质原材料制成的有重大安全隐患的一次性饭盒竟然贴上“环保”“降解”标签大肆出售(11月23日,中国经济时报),再次引起人们对于一次性物品存废的争论。最后税务总局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征收消费税。
如果一次性物品消费税跟现行的汽车消费税一样,都是向企业征收的。那么大型的一次性物品生产厂商不会太过担心成本的攀升,因为存在着规模效应,它抑或从提高生产效率中冲抵一部分,抑或将之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而对于规模较小、生产材料较差,甚至粗制滥造的厂商不讲,他们可能承受不了同等的税率,便会寻求突围之道。
如何突围?关门大吉最省事,但是就其趋利的本性而言,这些小企业一般不会善罢干休,毕竟原来已积攒了相当成熟的原料供求、销售渠道等链条与资源。我们并不排除一些非法企业仍然“非理性生产”一次性物品,但许多小企业可能会将生产与销售重心转移到其它非一次性物品上来,以避开消费税。
这个时候问题就严重了。一次性物品领域粗制滥造与安全隐患等问题,将自然不自然地向非一次物品领域转移。而又由于“转产”的小企业们生产材料质次成本也低,所以他们在终端市场往往采取低价策略,致使正规的非一次物品厂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一场新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游戏便这样形成了。
可见,消费税规制一次性物品的效果虽可能明显,但却把一次性物品领域的一些阴霾与恶性现象带入了非一次物品领域,这显然不是“绿色税收”政策的初衷。实际上,之所以一次性物品市场出现许多触目惊心的事件,无不与此领域内行业标准的缺失有关。比如法令上规定“不能用废材生产”,那么废材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往往很难辩得清。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十月初国家一些部委联合出台了《一次性筷子》的国家标准,虽然仅仅针对的是筷子。但至少将一次性物品行业标准的规范作用拉入了业界与公众的视线。但同时令人沮丧的是,如今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工业垃圾与石蜡的违法企业时而有之。可见,比行业标准更重要的,是积极的引导与有效的监管,特别是一套惩治措施是或不可缺的。
在不成熟的生产与消费市场上依赖消费税等市场化工具的作法是缺乏理性的,不但难以治理既定目标领域的弊病,反倒可能造成诸多弊病的蔓延趋势,并最终由更多的政府原本想保护的对象——消费者来埋单,这显然十分荒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