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中国经营报》报道说,浙江日前开始对政府领导干部的政绩开始实施新的考评标准--效益审计,即对政府决策的效益进行审查,重在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等情况。考评指标中包括了“发展水平与速度”、“发展潜力”、“发展环境”三大块,同时取消了GDP总量、中央税收等指标,增加了“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数的水平及年均增速”等11项指标,还对部分指标做了修正,是一个很细化的标准。
长期以来,由于政绩考核标准的不太科学,在涉及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面前,有些地方领导往往考虑的是如何更快出政绩,而常常忽视了项目当中的不科学性和不可行性,甚至利用自己在权力上的优势,硬性为不成熟的项目“拍脑袋”,从而凭空生出了不少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比如动不动就建一批城市雕塑,动不动就来个超大规模的城市中心广场,甚至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大搞快上“工业园区”、“高尔夫球场”或“斗牛场”,盲目上新项目。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浪费了大量钱财,遭到老百姓的批评和痛骂。
如今,效益审计的出台,有望阻止并减少政府决策漏洞。当地政府在考虑政绩时,将不再是单纯的GDP数字增长,在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是否注重了发展潜力的提升,是否注重了发展环境的保护,事关百姓生活的各种基础建设是否得到了加强,如今都是地方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地方政府如果真的关心政绩,就不可能再简单地凭权力草率决策,而必须广纳民谏,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管理不善和决策失误等问题。
但愿效益审计的办法在中国更多的地方得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