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

    03-14 12:40:34    浏览次数: 910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

4>表让步    今译为:倒是         例释:①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②难则难矣,然而未人也。《墨子·鲁问》      

          5>表意外    今译为:竟、却       例释: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②公使阳处夫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  

          6>表假设    今译为:假如         例释: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记》  

(2)副词 1>加强判断  今译为:就是         例释: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  

2>表范围    今译为:仅、只       例释: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劝学》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效法         例释: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周本纪》  

(4)附名词  作宾语   今译为:准则、法则  例释:合散消息,安有常则?《汉书·贾谊传》②以身作则(成语)  

17者  

(1)特指1>组成名词短语   今译为:的、的人、的事 例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代词2>用在数词后     今译为:个、样         例释:请君择于斯二者 《孟子·梁惠王下》  

          3>用在时间词后  今译为:…的时候        例释: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近士为务 。《报任安书》           

4>用在否定词后  今译为:…的话          例释: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  

      &



www.deyou8.com
nbsp;   5>表原因        今译为:…的原因        例释: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助词1>引出判断       不译                   例释: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定后标志       不译                    例释: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18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她、它      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2>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              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蔺列传》  

           3>表近指       今译为:这              例释: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1>表结构        今译为:的              例释: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                                             

4  

2>主谓之间取独  今译为:来、用来   例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3>宾前标志      不译               例释:宋何罪之有?《公输》            

4>定后标志      不译               例释: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调整音节      不译               例释:①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②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到、往     例释:①吾欲之南海《为学》②行不知所之(到…去)《庄子·马蹄》  

                                                                                                                             

19安  

(1)副词 作状语表疑问  今译为:哪里、怎么      例释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  

(2)代词 作宾语表疑问  今译为:1> 哪里、哪儿   例释①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  

2> 什么、什么人 例释:泰山其颓(如果崩塌),则吾将安仰?《礼记》  

(3)连词 不作成分      今译为:于是            例释:因(因为)久坐,安从容谈三国之相怨。《战国策·魏策一》  

(4)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安抚       例释: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赤壁之战》  

2>安置、存  例释: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芙蕖》  

(5)附形容词      今译为:1>安定         例释:①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安全         例释: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