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9诸葛亮《出师表》中写作者回忆先帝不惜降低身份拜访自己的句子是
。由本文叙述某件事概括而来的成语是 ,其原文是 。本文中作者认为西汉所以兴隆的原因是 。 文中 高度概括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的语句是 。
20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1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22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3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妄。
24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5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为急存亡之秋也。
26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7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8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9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答案:一.1. .春秋时期,左丘明,齐鲁长勺之战2.略3.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④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⑦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⑧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 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古义:案件。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6.略三.中考链接:1. D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3.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②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4.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5.A6.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rèn
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有: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