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相比,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题型结构总体稳定,但个别题目出题角度新颖,问法灵活,文章较难理解,总体难度加大。在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各项基础知识及文学性常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孩子们的语文思维及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具体而言,今年的语文试题呈现以下几点变化:
1.基础知识:恢复成语俗语考查,将标点题替换为连续4年未考过的修改病句;
2.综合性学习:难度与去年持平,对于语言表达要求较高,侧重考查对偶句;
3.文言文阅读:07年原文重现,一改往年“用原文回答”套路,考生自行概括;
4.现代文阅读:题型设置、考查角度发生变化,且文章理解难度加大;
5.写作:改用名词性短语做题目,审题难度降低,选材范围宽泛。
其他题型如名著导读,古诗词默写,说明文阅读等题型中规中矩,难度不大,下面就今年中考语文试卷当中的几道典型例题做一分析。
二、典型题目分析
1.基础知识
语义衔接和修辞题的考查仍为今年的重难点题型,同学们在今后的复习中要格外关注,同时被冷落多年的修改病句题也重出江湖,这提示同学们对于中考多年未考的题目也要加强关注。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D.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解析】
该题属于语义衔接题,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下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第一句前半部分的几个关键词“轻轻”、“丝丝”、“缕缕”“奏鸣”以及“清香”很容易判定其意境是沉醉与逍遥的,而非喧哗与躁动,所以排除AC;难点在于后面,我们透过描写风的词语--“耐心”、“轻轻掠过”、“吹开几片”以及“薄薄”可以看出风吹过的力度是非常小的,因此能够体现其力度小的是带走,掀起则需要更大的能量,同理“一点细细的”也较“一层松松的”在量上体现了风的微弱,因此正确答案为D.
2.综合性学习
就内容设置而言,跟去年一脉相承,依然选择社会热点问题,设置三道题进行考察,综合来看,这三道题都是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概括,前两道比较简单,后一道则要求用对偶句的形式来表现,难度非常大。
11.某同学在专题展览的“留言薄”上题写了寄语,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水源告急,首都市民节约用水迫在眉睫;
下句:
【解析】
回顾上文,我们发现两则材料无外乎是在讲京北郊区两县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水资源,强调的是措施的多样化和举措的目的、意义。因此,结合上句的写作形式来提炼语句,得出结论,参考答案为:措施得力,京北区涵养水源功在千秋。或办法多样,郊区两县保护水源造福京城。
3.现代文阅读
今年中考阅读难度中等偏高,其原因主要在于题型的变化以及文章理解难度增加,给我们的启示是今后的阅读不能仅以题型为切入点,寻找模式化的解题套路,一旦题型发生变化我们则无从应变。因此,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以考点为切入点,从知识的考查和能力的训练角度去提升,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难点:
1.文章语言诗意化,抒情色彩浓厚,与考生阅读风格迥然,造成一定阅读障碍;
2.题型设置变化,概括文章内容一改往年表格或链式题方式,以填空题形式呈现;
3.考查角度变化,历年中考侧重对人物形象或景物描写的赏析,多以描写、修辞等角度切入,今年则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给定内容。
4.文章主旨含义定位,既体现人物间情感的无价,也体现人生和艺术体验的无价,往往学生会疏忽后者的“价值”.
15.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用5个字回答)(4分)
场景一:___________
场景三: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有一定难度。只给出场景五,需反推场景一、二、三、四。先定位场景五在第6段,则其他场从前五段概括即可。1、2段内容一致,都是写许老哭悼好友离世,但地点发生变化,故1、2段可概括为两个场景--场景一:灵堂哭苦老;场景二:家中哭苦老;3、4场景概括较难,因其并不符合场景五的概括模式,即时间/地点+事件,都发生在家中,需从不同人物所做的不同事件加以区分。其中3、4段主要讲许老画白梅的经过,5段提到许老赠白梅,因此场景三:挥笔画梅花;场景四:白梅赠爱徒。本题出错率高的部分是场景三与场景四。
难点:
1.题型变化;
2.写作逻辑的梳理与文章内容的归纳
21.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4分)
首先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其次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字),然后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
【解析】
此题为议论文论证过程题,但在出题形式上较往年不同,给出论证过程的三个层次,并且有字数上的限制。好处在于直接给出考生答题框架,同学们只需在给定段落范围内划分出相应层次并整理归纳作答即可;但同时难点也在于此,需要对这四段有一个清晰的逻辑上的梳理,即确定哪几段讲的是一层含义,并精确概括出其内容,这就需要对该篇议论文本身的写作逻辑和文章的中心论点有准确的把握。
参考答案: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围绕该论点,文章论述了三个方面:
(首先)明确“微公益”的概念
(其次)从个人和民间组织角度论证“微公益”的意义
(然后)指出当前倡导“微公益”的原因
4.作文
今年题目为《少年风采》,较之去年的《日积月累》,难度降低了一个等级。从审题角度看,往年的动词短语比较难把握,要注意动作的方向性以及动作的变化,如《日积月累》强调积累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而今年的《少年风采》显然没那么复杂,人物范围已经给定即少年--主人公是我们自己,你可以写自我也可以写你身边的同龄人,还可以写一个群体,关键要强调其体现的“风采”.何为“风采”?即强调一个人精神气质与外貌俱佳,能够给人以较强的感染力。在这里我们更强调的是青少年所展现出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积极进取的心态。这样通过审题我们能够准确的把握写作主旨和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