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可真多了,求一职位也真的不容易呀。当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时候,怪用人单位不赏识自己的时候,你会否想到其实问题就出在自己的身上吗?可能你的个人求职信没有写好,太狂蟒自大?似乎古人不知道怎样写求职信。我们看下古代的有才青年怎么写求职信吧。
一、言简意赅,数字说话,东方朔一举成功
公元前140年,16岁的刘彻当上了皇帝,想到老祖宗“安得猛士镇四方”的诗句被人讥为缺少文化,决心提高自己刘家的形象,于是下诏招聘天下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以充实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招聘消息一见报,天下读书人蜂拥而至,一时竟达数千人之多,几乎挤爆了长安街。刘彻令应聘者一律自写求职书,题目内容自定,由丞相担任主考,报皇帝最后决定取舍。一次自由命题作文考试?精英们那个高兴啊。年轻的皇帝啊,知道同样年轻人的心理啊,这样简单的考试题谁做不出啊,这明明是要赶走那些老家伙,让咱年轻人干一番事业啊。于是精英们各显神通,下笔狂书——有大书古今治道之术,炫耀自己才学的;有大肆指责中央现行施政布政之缺失,以示自己目光不凡的;更有自吹自擂,自比伊尹周公,将辅助小皇帝建立不世奇功,重塑尧舜禹汤盛世的。
考试既罢,精英们想到自己即将青云直上,功名富贵已在囊中,个个把杯相贺,狂欢达旦,几乎把长安城里美酒沽空,美女搂遍。谁知榜发下来,竟然除了一人,其余全部零分!原来试卷上去,丞相赵绾看了,气不打一处来:天下哪有如此狂妄的小子,把俺们老家伙全当行尸走肉啊!你们以为世事那么简单啊,真正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于是汇集其他考官,统一意见,上报皇帝,说这批年轻人全都是学的商鞅、韩非、苏秦、张仪那些惟恐天下不乱的一套,如今乃是盛世,怎能任用此等人。应该全部打发回去,一个都不能录取!刘彻听了,还不相信,把全部试卷拿来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这批自命学富五车的人,真是浮躁浅薄啊。刘彻皱起了眉头——怎么办?招聘之诏是自己下的,如果真的一个不取,岂不失信于天下!想了半天,觉得其中有一个,写得还不那么糊涂,至少录取他一个吧。于是发榜。这唯一录取的一个,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东方朔。
请看东方朔同学的求职书: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在这短短一百多字的求职书里,东方朔讲了自己的身世、年龄、形貌,讲了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又讲了求职的目标。细致诚实,言简意赅,尽管有点自吹,并无多余废话。靠的就是这区区一百多字,东方朔成为唯一的幸运儿,从此开始汗青留名的生涯。
文言文最多也是四百来字的,东方朔一简短的文字就概括了全部内容。它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提示呢:求职书就要写得言简意赅,除了确实有宋玉之才和韩非之思辩才能的人,千万不要肆意铺陈——看你求职信的人主要看的是你有什么知识和能力,哪有那么多闲工夫看你的长篇大论啊。何况看的人还不一定看得懂深刻的学问呢。看看人家东方先生:2000多年前就懂得用数字说话,多具体多实在啊!而且千万不要对你想要去的地方指手画脚,东贬西抑——你尚未入门就如此趾高气扬,进去之后还不搞得鸡飞狗跳,踩人于脚下,谁敢取你啊。看看人家东东方朔:“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除了来为皇帝老儿服务之外,没有其他想法,多高尚多无私啊!写好求职信,不是叫你写高自己而贬低别人,这么会让人觉得你自大,目中无人。
行非常之事方能立非常之功,所以要敢于自吹,当然要吹得有内涵,不能天花乱坠、漫无边际。本人出生于xxx,就读于xxx,大学x年,xx专业,成绩……多寡淡无味多没有创意啊!敢于自吹才是自信的表现:“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多佼佼不群,多出类拔萃啊。而且其中内涵丰富,形象生动,谁看了不留下深刻印象啊!
二、胡乱吹捧,大言不当,李白再次铩羽“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李白的“与韩荆州书” 千古传诵,经《古文观止》一编,更是成了读书人的必修科目。相信同学们早已熟读,至少一半人会背诵,东南一箫就不再原文录出了。但李白的这封求职书是一个失败之作——韩朝宗看了后,根本没有理睬他,李白只得铩羽而去,到徂徕山做他的机械猫去了。为什么李白如此才高之人,写出的又是如此传诵千古之名作,却得不到他希望被赏识的人的赏识呢?当然是这封求职书惹的祸。且让我们看看,能给我们点什么启示的:
1、胡言乱语,惹人害怕咱们老祖宗所辛苦经营几千年的社会,是一个除了君主不允许别人吹捧或者互相吹捧的社会。当年孔融和弥衡不过互相稍微吹捧了一下,很快双双招来杀身之祸。还不止此也!历来封建君主是“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不允许老百姓有共聚一起,互相讨论,取得共识的权力和自由,连老百姓都不允许,何况有点文化的知识分子。当年孔夫子诛少正卯,正因此也。还不止此也!独裁者最怕的是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会聚起来,结党集社,并且其中有人出类拔萃,成为中心或领袖。当年王莽的教训深刻啊。这些封建社会的明规则和潜规则,是每一个想混下去的官员都烂熟于心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可是你李白究竟是白痴还是阴险啊,你把这几条全往俺韩朝宗身上栽啊——“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这开篇第一句,就教人颤抖啊!天下的愤怒青年都聚在一起,谈论俺韩某人,这还得了啊。还有什么:“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这是什么话嘛!海内豪杰全部聚我旗下?——这不是俺韩某人在收买人心,笼络精英么?当年宰相张亮仅仅因为收了五百个小年轻做干儿子,就被太宗皇帝以“欲反”而斩。俺竟然召集满天下的愤怒青年和豪杰之士?这不是笔杆子、枪杆子都齐了?这还得了,谁不知道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啊!俺韩朝宗有几颗脑壳啊,明天就该缇骑临门啊!还有什么: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俺韩某人不过小小刺史,一个中层干部而已,连万户的汗毛都够不着啊,你却把俺抬得半天高,这让宰相和三公九卿知道了该如何想——连门下人都敢不把万户放在眼里,你韩朝宗野心参天啊!你等着吧,明天到夜郎国去做清秋大梦吧!天啊,不管李白是胡言乱语还是用心险恶,谁敢用他啊!
2、胡乱吹捧,令人鄙薄俺韩朝宗虽然识拔过几个才俊之士,推荐过几个英俊少年,不过是因缘际会,又经老夫多年考察,他们确有才干,这才尽老夫之责,向朝廷推荐的。也全亏中央组织部慧眼,总算都人尽其用了。哪象你李白说的那样:“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你以为俺个人真有虾米大力量啊,你以为俺在在培养私人势力啊?至于什么“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又是什么“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俺要真象你说的这般伟大,早该当上宰相了,早成一代宗师了,早去保傅太子了,还会在这荆州鬼地方混?你李白要吹捧人,也该着点边际吧,也该看看对象啊。你不知道当年曹参任人只喜木讷,李勣选将唯重丰厚么 .你这种言论,活脱个花言巧语之徒,掇臀捧屁之客,俺韩某鄙薄不及,还会给你推荐?真正找错对象了也!求职信的写作要点要求我们的终于事实,乱吹是很严重的。
3、大言不当,教人好笑你自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心雄万夫”;又自称“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三千之中有毛遂”。俺知道你有点诗名,又是前宰相的外孙女婿,俺也听闻你找过苏长史,找过马某人,找过裴长史,找过谁谁谁…… 然则为何你有如此背景又如许多才,这许多人里竟无一人理睬你,你又至今一事无成呢!假如不是你自吹过了头,就一定是你干过什么,使得大家虽然表面上敷衍称许你,骨子里却在警惕鄙视你啊。再说了,兜售过那么多诸侯卿相,无人买你,你还好意思到俺小小四品官这儿来大言不惭,让俺替你“长价”,替你“扬眉吐气、激昂青云”?你以为俺这儿是垃圾——明星转换工厂,专收无人要的孤魂野鬼,经过一翻包装,立刻闪闪发亮啊!呼呼,李白,李白,你不感到好笑,俺都替你不好意思啊!广大求职者写求职信之前,务必再看三遍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千万回避那些敏感、招忌和会贬损自己的东西。同时,吹牛看清对象,拍马摸清底细,免得末了象李白同学那样哀叹:夜泣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啊! 求职信大忌告诉我们,去写求职信不是写社论,不需要那么激动的。去求职而不是评论社会问题。除非不想工作的。
三、出语不凡,文体典瞻,名士一书取高位
公元926年,神州大地上,正经历一次分裂的痛苦。大唐朝灭亡后,北方梁、唐相继而立,南方则吴、蜀、吴越等数国并立。当此乱世,一个在北方小有名气的青年,因家庭突遭大难,匆匆孤身逃往江南的吴国。这青年之前定对吴国政局有过研究,故一抵吴都,立即给实际掌握吴国大权的人物写了一封求职书。有的放矢,一发即中。那大人物正在求才之际,看了他的书,十分欣赏,立即录用,且马上将他安排为第二梯队人才,下放基层锻炼,以备将来大用(后来他也果然得到大用,这才成为史上名人)。这封求职书,史上虽然有名,书中却是难见。有心人若能细细品味,耐心推敲,必能从其中领略到成功求职书的精髓。同学们若能从以上三则求职书中金盘挹露,花界摭珍,有所得益,则亦不负在下一番腕指劳顿之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