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文章资讯考试文库资格类考试公务员考试试题解析四川省2009年12月27日公务员面试题

解析四川省2009年12月27日公务员面试题

    01-23 22:35:17    浏览次数: 378次    栏目:公务员考试试题

标签:公务员试题解析辅导,历年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www.deyou8.com 解析四川省2009年12月27日公务员面试题,
    四川省08年12月27日公务员面试题是一种以社会热点为线索的命题形式,这种命题形式是今后面试将普遍采用的。希望广大考生多关注社会热点,多关注社会公众对社会热点的看法和评论。

  1、社会上对公务员的要求逐渐提高,如果你进入公务员队伍,如何看待普通民众对你的看法?

  [解析]:第一,说明公务员的地位重要。国家公务人员作为国家公共人事行政的载体,依法承担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其素质和能力决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政治文明进步和政府形象塑造。

  第二,说明民众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期待。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到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生效实施,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已经走过了十三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实践和建设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良好。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公务员队伍中的腐败现象也十分严重。在现实社会中,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公款挥霍、奢侈浪费、官僚作风等等歪风邪气依然存在,在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十分严重。

  第三,说明民众对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更高要求。公务员队伍素质关系到服务政府、诚信政府、高效政府的建立,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实现,关系到党和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2、社会群体事件多发,作为公务员应该怎样处理这些事件?

  [解析]:第一, 第一,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真正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第二,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的情况,要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力争把群众心理、社会心态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人群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搞清楚,真正对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事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第三,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切实做好现场处置工作,有效控制局势、平息事态。要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既要防止因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不当而激化矛盾,又要防止因警力和强制措施当用不用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伴有严重暴力行为,如不及时果断处置将造成更为严重后果的群体性事件,应依法果断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制止。群体性事件处理问题解答思路(6)

  第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切实做好善后工作,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出现反复。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干部,深入有关单位中去,深入群众中去,做好回访调查工作,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已经采取措施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对群体性事件可能出现反复或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苗头、信息,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消除在事件反复之前。

  第五,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精心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营造良好氛围。要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与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尤其要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既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3、成都市向低保户发放100元消费卷,对于这一做法社会上给予了肯定,你怎么看待?

  [解析]:第一,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救助以及补贴的力度。”送温暖的一种体现。100元的消费券,或许对于殷实富足的家庭,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对于困难群体而言,这100元就能够解一时的燃眉之急,甚至说是雪中送炭。同时,这100元更重要意义的还在于,在这经济危机的关头,政府没有忘记许多还没有富裕起来的群众;这也表达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之情;更是党和政府代表人民最根本利益的实际体现。对困难群体及优抚对象而言,心理安抚与慰藉,更甚于数目有限的消费券的意义。

  第二,起到一定的刺激消费的作用。

  第三,发放现金和消费券,对消费的拉动是一样的。但直接发放现金,增加的这些困难群众消费的选择性,可以更好的发挥这100元的作用,更好改善这些人员的生活。而发放消费券却容易带来很多负面的问题。

  第四,好的政策设计,未必能够达到设计者最佳的效果。因为政策通过好的执行力落实才能达到善果。否则,好政策被坏对策异化,好政策不仅不会带来好效果,反而会造成新矛盾。好经被歪嘴和尚念歪的,并不少见。“具体到消费券的政策实施过程当中,发给哪些人,通过什么渠道去给,哪些商家可以收受消费券,如何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效果评估与监测管理,如何杜绝其中可能的腐败问题,很多体制上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五,公众习惯于自由消费,而对指定式消费往往排斥。而且,指定消费容易导致消费者拥挤和集体哄抢,使消费者无法买到称心的消费品。就后者而论,公众自然会问,为何指定的消费场所是这几家商业机构而不是别的?既然是公共财政来拉动消费,其他商业机构为何不能利益均沾?因而,这种权力的指定消费,就带来了市场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其中隐含着权力干扰市场竞争并制造市场特权的意味。这个问题不搞清楚,还会让人联想权力和被指定商场间有某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