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教学总结语文教学总结《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阶段工作报告

《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阶段工作报告

    06-21 00:45:49    浏览次数: 112次    栏目:语文教学总结

标签:高中语文教学总结,初中语文教学总结,http://www.deyou8.com 《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阶段工作报告,
《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阶段工作报告《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阶段工作报告
“十五”国家级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子课题
《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20xx年阶段工作报告(草稿)
                                        王世龙
尊敬的各位专家、顾问及课题组各位成员、嘉宾朋友们:
在这“神舟”5号飞天,秋高气爽的大好日子里,我们《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阶段工作评估与经验交流会议成功召开了!在此,请允许我代表课题组向支持课题研究的各位顾问、专家以及报刊同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热情参加课题研究的各实验学校学术委员、主要成员,特别是不辞辛劳前来出席会议的同仁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谨代表课题组就《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课题研究的有关工作作一汇报,请大家批评、指导。
一、 课题确立的背景
自1997年中国语文教育展开大讨论以来,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开始注重“人文
教育”,由过去单一的“工具性”逐步与“人文性”相整合统一。然而,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在当前的教学中仍然是一个急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校园文学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翼,他联系着教育与文学两大领域,是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及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我们要倡导从时代新生活中挖掘那些体现青少年心理和情感特点的新题材,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对象,创作出健康向上,格调高雅,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教化特点的文学作品,使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文学阅读和创作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培养情商,具备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发挥文学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功能。正如现代教育家蔡元培所说:“文学兼及智育和美育两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负担着通过审美教育塑造新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生之功用。”而作为标志校园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形式——校园文学社团,使学生在具备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通过文学阅读和创作活动,发展自身心灵,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挖掘创造力,提高发现问题、决策问题的社会适应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来,许多勇于探索教育发展的学校在这方面已取得了成功经验,创办起了颇有影响的校园文学社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素质教育开创了良好的教学模式。
为探索素质教育形势下的语文教育改革,组织校园文学社团建立科学的文学教育理论体系,开展学术研究及经验交流活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部社政司批准的“十五”国家级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批准号为OIBZXO52)立项批准了子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据悉,相关校园文学的研究作为国家级课题来立项,尚属首次。这不仅为总结长期以来的校园文学实践经验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为同仁有机会参与全国性科研课题而取得更大成果提供了机遇。 
本课题研究,在于探索校园文学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总结整合校园文学资源为实施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从而力争使本课题研究实现双重目标:既培养出一批学术尖子和科研骨干,又研究出一系列有相当质量和水平的科研成果(包括专著、论文及优秀案例选集等);既深化语文教育改革,又开创校园文学新局面,繁荣校园文化,最终提高学生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 通过调查研究,召开开题会,确立成员校实验项目
本课题立项后,根据课题的特点,确立了课题研究计划与方案,确定设立实验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吸收那些在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取得一定经验与成果的骨干教师进入课题组来。经过联系和有关报刊推荐,不到一个月就有120多家学校报名参加。然而,就在认真而紧张地筹备开题会时(当时定于4月16日-18日在北纬饭店举行),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迫使会议取消。4月11日,课题组由迎接会议转入紧张的电话(同时发信函)退会,确保通知到各校负责人。此时,有不少同仁已订了火车票或飞机票做好了进京的准备。大家忙活一场而不能相聚,实在令人遗憾!但为了大家的安全,损失再大也是小事。
为了使课题的开展顺利进行,课题组决定将开题会改为小型会于20xx年4 月18日在北师大附中如期举行。会议由王文琪老师主持。
      王文琪认为《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把文学活动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文学社团切入,通过校园文学这个载体来提高素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搞好这一研究很有意义。他同时提出三点建议: 1、文学社团过去有,现在有,很有发展潜力,要吸取经验,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与时俱进,把二者有机衔接起来,进一步办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21世纪的四有新人;2、不要把本课题研究搞成纯理论型的,要面向学校开展活动,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理论;3、老师自身文学修养要不断提高。他强调要倍加关注研究过程,“如何开展”最值得珍惜,争取每阶段都有成果,最后有总成果。
王世龙作了开题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点:1、本课题首次作为国家级课题来研究,我们要抓住机遇,提高力度。课题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属于群众性研究,要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把这个课题搞好。而且国家所给的经费有限,需要自筹资金。2、该课题研究要跟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每个学校都要拿出案例。 3、同报刊影视传媒合作,扩大影响,拟在有关报刊开辟专栏,发表师生作品。 4、通报课题申报情况,41个分课题都有报名,课题组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加以平衡。5、课题实施期限:2年。一般包括申报组建、研讨交流、评比展示、总结验收四个阶段。6、 从“教师文学创作研究中心”(原名“联谊中心”)的报名情况来看,教师文学活动得到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它是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希望广大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把教师文学事业发扬广大。教师文学发展了,校园文学也就发展了。 7、为了使课题研究保质保量地完成 ,课题组拟订了“课题研究工作量化管理方案”,各实验学校要认真研究,结果通过专家组审订,方能达标。8、要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和所研究的课题论文。本课题研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希望各实验学校的实验教师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取得更大成果。
    毛志成教授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与文学创作体验对中国教育改革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得考虑其价值,本课题有价值,关键看能不能做到位,实现其最后价值。他首先从宏观上强调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认为从改革开放来,无论是政治改革还是经济改革最后都要落脚于教育改革;但他同时指出目前的素质教育改革喊得多落实得少。认为目前的素质教育改革陷入两个误区: 1、和应试教育虚伪对抗。他援引西方学者的观点强调要辩证地看待中、高考,指出中国的“科举”应是最好的选才方式,如没有基本达标的应试文化水平,谈何素质? 2、把素质教育搞成素质表演,不是真改革,而是“作秀”。许多学校热衷于搞花架子,而忽略了扎扎实实的“育人”,德育的缺席、空白只能造成智力的伪化。这样即使中国人个个是大学生,中国人的素质是高还是低,也还得打个问号。总之,从目前形势来看,只要课本不变,考试制度不变,素质不可能真正提高。搞科研是给予教育改革以刺激。针对教改中的形式主义,他又诚恳地指出,表面功夫是要做一点,但不能过“度”。否则,“文化”功夫过盛,真的功夫反而被掩盖,要搞一点对教育真正有用的东西。在谈到教师文学时,他说,从地域上来看,文学主要包括农村文学、城市文学,其中的校园文学是最有生命力的,是目前文坛上最亮丽的风景线。他结合当前的“韩寒现象”对青少年出书热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并强调指出,语文,语文,一个是语,一个是文,必须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最后他说,这个课题本身很好,关键是怎样把课题搞得有生命力,含金量高,产生效应;要把学生培养得有才气,而文学才气是一切才气的基础,要加强才气训练。课题研究一定要“务实”,不要“务虚”。
与会的实验教师代表也分别发言。远道而来的山东莒县四中孙佳芬、王军霞老师结合本校《河畔》文学社的创办及活动情况谈了课题研究意向及相关实验举措;北师大附中语文组组长邓虹老师介绍了本校纯文学刊物《我们》的创办历程,颇有感触地说搞校园文学事业不一定有多高的文学水平,但起码要有兴趣爱好。她决心带领全组同仁及广大爱好文学的学生“用我们的行动来参与课题”,师生一起投入到文学创作过程中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管结果,过程非凡”,从而寻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规律,利用文学这一充满灵性的东西,谱写出人文教育的硕果。清华附中的翟暾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20年来创办文学社团的艰辛经历,过去他不畏流言蜚语,一直不抱功利目的,不管条件多差,始终痴心不改,凭着自己的那份热情和信念,他所创办的文学社培养了一大批小作家,其中有赵雪峰、郭啸天等5位全国知名的省级小作家。他重点介绍了5位小作家的培养过程,并与韩寒进行比较,这5位小作家既有特长,又分别考上了北大等名牌大学,既全面又有特长,社会家长都满意,结果更完美。他从中得出经验:文学社团能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二者结合起来;教育改革就是寻求二者之间的一种最佳结合点。于是,他提出了发现、赏识、成功、愉悦、创新的“成功”教育模式,认为成功是帮助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契机。他还有选择地谈了一些文学社创办及办报办刊的技巧及技术性问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