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http://www.deyou8.com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五课《凤阳花鼓》教案,
《黄杨扁担》是四川东南部秀山花灯的典型传统曲目,常在元宵节进行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歌曲用“盘龙卷”、“插花钮”、“狮子滚绣球”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当地姑娘各种美丽的发饰,表现了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1) 初听,感受 师:那么,大家一听到四川首先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听四川民歌《黄杨扁担》。《黄杨扁担》常在元宵节进行的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听) 《黄杨扁担》唱的是什么?(板书) 2) 再听 师:那么,我们想:这些美丽的姑娘们梳者各式各样的漂亮的头饰,心情怎样?我们要是看到了,你会想些什么? 3) 哼唱
师:这首《黄杨扁担》,旋律朗朗上口,充满着愉悦之感。我们也来跟着唱一唱。 4) 拓展 师:关于《黄杨扁担》,对于出处有些争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搜索《黄杨扁担》。 2、《斑鸠调》 教材分析: 《斑鸠调》是流行于江西地区的小调,形式活泼。歌曲赞美了斑鸠鸣叫、桃花盛开、杜鹃吐艳、秧田翠绿的大好春光。曲调为两句体乐段,五声徽调式,节奏富有跳跃感。“56216”乐汇贯穿其中,具有赣南茶歌的音调特征。歌词衬腔中对鸟叫的模仿,更使歌曲荡漾着春天的生机,令人欢欣喜悦。
1) 听 师:这一活泼的《斑鸠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这样的一幅荡漾着无限生机的春天,使我们心中充满欢欣喜悦。 2) 再听,并哼一哼其中几句。 1、 衬词 师:在这两首民歌中有哪些衬词?这些衬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2、思考:两首民歌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3、 选择其中的主题段落或乐句让学生击拍视唱一下,以体验迂曲的韵律。学生两个地方的方言,试着念出几句唱词,体会方言的特点,体会歌曲的情绪。
三、总结下课 师:那么,书上的表格就能完成了吧。来填一填(交流) 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有许多许多,就音乐中的民歌这一方面就足以大家不断的去挖掘。希望大家在不断的积累中发扬。
四、作业:
完成课后的表格。
五、教后记
第四课时
一、教学安排
八孔竖笛 《波兰圆舞曲》
二、常规练习
1、 师生礼仪。
2、 发声练习。
三、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1、 教材分析:
《波兰圆舞曲》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该曲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
2、 出示旋律:
视唱旋律,体会乐曲的节奏特征和气氛。
3、 演奏要求:
(1) 这是一首三拍子圆舞曲,演奏时应注意其鲜明的节拍与节奏特征。
(2) 第一乐段采用非连音奏法,要求学生演奏的得连贯、流畅。由于第一乐段中的乐句较长,所以演奏时速度不能太慢。
(3) 第二乐段则以断音奏法为主,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情绪更欢快、热烈。
(4) 记号起是乐曲的第二个乐段。
4、 练习吹奏。
四、作业:
练习吹奏《波兰圆舞曲》。
五、教后记
文 章
www.deyou8.com w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