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五节 美 国教学设计

第五节 美 国教学设计

    06-28 03:39:59    浏览次数: 767次    栏目:七年级地理教案

标签:初一地理教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五节 美 国教学设计,
848年,从墨西哥夺取新墨西哥地区;f.1845—1850年,从墨西哥吞并得克萨斯地区;g.1867年,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州;h.1898 年,从西班牙夺取夏威夷州。     “高度发达的经济”部分,可采取以下方案和步骤:     经济概况部分:     可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内的工农业总产值,二是对外贸易。三个要点:一是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外贸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三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进口工业产品和能源的原因是消费量极大和浪费严重以及工业生产需要造成的,而不是本国工业落后、能源缺乏所导致的。如:美国的燃料动力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都蕴藏丰富,美国国内年产煤8~9亿吨,原油4亿吨,天然气5~6千亿立方米,还生产近3万亿度电力,能源总产量占世界首位。但美国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工/4,是世界上能耗最多的国家,能源生产仍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     农业大国部分:     方案①:1.指导学生阅读图3-33,分组讨论:a.农业地区专门化与美国农业;b.农业生产专门化与美国农业。     2.归纳学生观点,指导:农业地区专门化和生产专门化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水、土、光、热等),有效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并可集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3.小结;美国的农业模式使之成为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4.设问:美国是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为什么还要进口咖啡、可可、 天然橡胶等农产品?     5.提示:a.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生产地在热带;b.美国本土在北温带,缺乏大面积的热带地区。     6.小结:美国尽管粮食产量多,是世界农业大国,但由于纬度位置的原因,还需要大量进口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农业产品。     方案②:1.阅读图3-31,分析其位置特点(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配合美国沿纬线剖面图)。

    2.引导学生评价美国地理位置和地形,重点关注下列地理事项:a.本上在北温带,阿拉斯加州跨北寒带,夏威夷州跨热带;b.多面临海,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C.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且水热配合较好;d.密西西比河干支流与农业灌溉等。

    3.简单介绍美国农业地区与生产专门化的特点。

    4.小结在上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最后再说明美国粮食的出口 和热带农产品的进 口。     工业大国部分:     方案①:1.介绍美国工业经济特点:一方面是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这说明美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 术力量最强的国家。教师在介绍时可列举美国各工业部门的产量及世界排名情况,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2,介绍美国“夕阳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竞争状态,可出示一些数据或产值对比,让学生从数字上领悟到:传统工业逐渐衰落,新兴工业蓬勃兴起。     3.引导学生提升到理论认识层面:能源、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工业与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工业的劣势和优势。     4.可安排学生对就近的科技工业园进行参观访问。     方案②:1.由阅读资料“美国的工业分布”人手,出示美国三大工业地区分布示意图。     2.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从发展历史、资源、交通、农业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传统工业的集中分布地,出现了地价昂贵、污染严重等问题。     3.分析美国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优势条件: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少。美国工业逐渐向南部、西部地区迁移。     4.介绍南部、西部地区新兴工业兴起的条件:环境、技术、大学和科研机构等。     5.小结: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产值和产品情况,南部和西部工业区新兴工业产值和产品情况,从而了解美国传统工业衰落、新兴工业兴起的特点,可通过列表对比方式进行归纳总结。 上述两种方案均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和数据,教师除尽力而为外,也可发动学生收集图书资料和网上资料。  生态、环保问题部分:     本部分实际上是将教材编排稍作组合,分两大方面探讨美国的生态环保问题:一是美国农业开发使“黑色风暴”多次发生。二是经过不断的治理,现在美国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已不太严重。 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①滥垦土地与“黑色风暴”的关系;②地形特征与“黑色风暴”的关系;③对“黑色风暴” 的防治措施。     “人口与城市”部分,可采取下列方案和步骤:     人口部分:     可分解为两个层面:人口构成和人口分布。1.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亚洲移民后裔、黑人和印第安人;人口分布体现在空间地域上的不均衡性和城乡人口比例的不均衡性。在教学中可先读图3-35,让学生对美国城市和人口密集区有感性认识。再讲其人口构成,注意运用资料说明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和华人华侨对美国科技与文化的贡献。 项目 东北地区 南部地区 西部地区 面积 25.8 24.8 49.4 人口 46.9 31.9 21.2     2.人口分布,可利用美国人口密度统计图,也可参考下列数据:美国三大地区人口与面积比较(单位:%)。美国城市人口比例可作为过渡,引入“美国的城市”内容。             城市部分:     1.在图3-36上 找出美国的重要城市,确定其地理位置。 2.熟悉教材提供的7个主要城市的资料,收集课外资料并补充休斯敦的有关资料。 3.课堂小活动:请你当导游员,向游客(同学)介绍美国的8个主要城市。看哪位导游员讲解得最详细准确,掌握的资料最多。 4.评出最佳导游。  本节图表指导:  l.图3-31提供的信息:①美国领土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