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06-21 15:47:43    浏览次数: 142次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deyou8.com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5.“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
二、不定项选择题
(   )1.陕西省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21.7%提高到30.92%,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C.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   )2.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法律本身也需要适时进行修改。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   )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自它创立以来,世界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在一定条件下,人的认识也是运动的主体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主观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4.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因此,党必须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
(   )5.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6.对党员干部发现问题要早打招呼,不要等到小错酿成大错再去处理;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立足于教育和挽救;对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依纪依法坚决查处,绝不手软。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具有普遍性,不能回避矛盾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D.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   )7.中日关系主流是好的,各个领域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应看到,两国间最近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一看法      
A.坚持了量变质变的原则      B.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了两点论、两分法      D.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   )8.在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任务艰巨而繁重,破解这道难题必须根据新情况、新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一认识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9.中国解决贫困问题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实现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全党和全国上下必须锲而不舍地长期奋斗。这体现了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三.主观题
1.20xx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三大经济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长三角内部产业一体化程度高,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大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将助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泛珠三角区域协作“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将成为珠三角的发展、拓展腹地,但合作效果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出来.京津冀经济圈一体化步入实质合作阶段,三大优势互补、资源有效配置、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初现端倪.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5分)
答:(1)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三大经济圈具体情况的分析。
(2)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大经济圈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3)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长三角内部产业一体化,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强。京津冀三大优势互补。
(4)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大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将助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5)体现了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合作效果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出来,体现量的积累才会发生质变。资源有效配置体现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每点3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课本知识整合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         之间以及             的     、     、        。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P54
(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运用范围:凡涉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到、、、、”“有利于、、、有利于、、、”
注意:A、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C、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事物联系着
D.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有区别的。
【例1】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混沌学深化了哲学因果论和规律论的原理,它更深刻地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②普遍联系实际上指的是普遍的偶然联系③看似随机、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④规律是必然的联系,因此混沌现象无规律可循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例2】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①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P55
(1)原理内容:P55。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见P55)
【例3】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实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是:①生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小麦加工成味精、氨基酸、面粉等;②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③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④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稍往国内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