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历史教学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必修1会考专题4

高中历史必修1会考专题4

    11-14 22:53:46    浏览次数: 842次    栏目:高中历史复习资料

标签:高中历史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中历史必修1会考专题4,
高中历史必修1会考专题4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考纲: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通过施政纲领《共同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并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宣告新中国成立。

3、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9月后,由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任务宣告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仍然存在,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③依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文件,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

④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⑤意义:对少数民族而言,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国家而言,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 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人民民主(国家政权性质决定)。(2)民主集中制(人大)。

(3)政治协商(政党)。            (4)民族区域自治(民族)。

二考纲: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1、 践踏表现:

① “文革”期间,江青一伙煽动群众冲击党政机关、学校、工厂,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无政府主义思想泛滥。造成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案。

②1967年1月,由张春桥等策划,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此后,从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部门都遭到造反派夺权袭击。各造反派打、砸、抢、抄,处处违宪。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无法正常行使权力。

④林彪、江青一伙支持“砸烂公检法”,使公安部门、法院和检察院无法正常工作。

⑤民主法制遭到空前践踏。

2、经验教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①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②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必须加强对公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三、考纲: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上的成就,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确定,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1980年,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②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④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采。

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四、考纲: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一国两制”的理论。

内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内涵: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两制是指在中国国内可以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实行一国两制,台湾与港澳有所不同;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且有法律保证。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分别是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2)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问题见三个不平等条约,教材注释;澳门为葡萄牙占领)

(3)回归条件: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国力增强;

②“一国两制”理论和各项政策的日趋成熟与完善。

(4)回归意义:①对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

②对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对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

3、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①两岸间的真正停火——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停止炮击金门。

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1980年后。

③“九二共识”: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

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协议,

史称“九二共识”。

④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

⑤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1995年1月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⑥当前两岸关系的阻碍:a.台湾岛内台独势力;

b.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4、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祖国完全统一国强民富。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